
9月15-17日,國際能源署IEA在法國蒙彼利埃舉行了以“先進的太陽能工業熱利用”為主題的IEA SHC TASK 49/第四次專家會議,以及太陽能工業熱利用(Solar Heat Industrial Processes ,縮寫為SHIP)高峰論壇。
會議云集了來自16個國家的70多名太陽能集熱器工藝技術人員、研究人員,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代表以及潛在客戶。SHIP 2015會上,專家和企業介紹了多種太陽能工業熱利用項目和運行數據,展示了太陽能熱利用技術應用于工業供熱的無限潛力。

圖為與會專家合影
在3天的時間里,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許多公司展示中低溫應用案例。IMSIA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秘書長黃俊鵬詳細介紹了四季沐歌公司常熟錦弘印染廠太陽能工業用熱水項目,集熱面積為7800平方米,每年即可節約1170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2574噸。從設計到安裝以及后期運行管理,無不體現了我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的專業化水平。

該太陽能熱水工程,具備了太陽能行業領先的遠程監控系統,能夠對處于運行中的熱水系統水位、水溫設置、上水進行實時監控;同時實現了自動上水,自動輔助加熱,自動報警,防凍循環,防雷、防漏電、防干燒故障診斷,并自動生成系統運行記錄表及數據曲線,為熱水工程整體穩定、高效運行提供了保障。據統計,如果用太陽能生產60℃熱水,每噸熱水可節約成本13元,500噸熱水工程每日可節約6500元,一年以300天計算,可為廠家節省費用近200萬元,加上煤炭成本的日漸提升,可大大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益。據悉,該項目已在全球工業熱利用案例統計排名第三。
與會專家還介紹的太陽能工業熱利用案例有美國家禽加工廠,法國乳制品加工,意大利奶酪生產,印度服裝行業生產和約旦藥品生產等案例。同時,演講嘉賓也強調了一些新的技術途徑。如內螺紋銅管在成本增加不多情況下可以實現30%的熱效率提升。在1000℃效率超過90%的太陽能集熱系統,經濟評估假設認為沒有貸款或補貼,在圣保羅一家鑄造廠的例子表明,使用該太陽能工藝預熱廢鋼600℃可能在4年內收回成本。
ARCON-SUNMARK公司分享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工業用熱項目,國際銅業協會會員Codelco智利Gaby銅礦的安裝過程和經濟效應分析。該項目安裝了單塊為15m2的集熱器總面積為39300㎡,一個4300m3的蓄熱水箱,提供24小時熱水,滿足85%的熱需求,可為該工廠每年可節約了6500噸柴油。

Codelco智利Gaby銅礦大規模采用太陽能供熱
不過當前的世界之最即將被打破。總集熱面積300萬㎡世界上最大的項目預計于2015年末開工建設,預計2017年竣工。該項目位于為阿曼石油開發公司提供1GW熱量,太陽能槽式集熱器每天提供6000噸太陽能蒸汽,直接輸送到現有熱系統,產生蒸汽將用于強化石油采收。
我國工業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70%以上,其中又有50%~70%為工業加工用熱。黃俊鵬介紹說,2011年IMSIA曾出版了《工業太陽能熱利用市場前景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隨著基礎技術的突破和應用技術的成熟,這部分能量中的10%~20%可以用太陽能加熱來替代,已完全可以推廣到造紙、紡織、食品、煙草、木材、化工、塑料、醫藥等八個用熱行業,其年產值至少達1000億元以上。可見,我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處于發展十字路口,工業熱利用市場潛力巨大。為更好地為行業發展起到引導和推動作用,2016年IMSIA聯合四季沐歌、上海交大等單位將推出《太陽能工農業應用市場前景分析報告》,為太陽能熱利用行業提供更加全面的市場前景分析、國內外成功案例透視、新技術新產品展示、適合的商業模式等信息,以期推動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