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2月22日,由云南省太陽能協會、云南省太陽能產業聯盟主辦,太標集團承辦的云南太陽能產業抱團發展合作共贏論壇在太標集團隆重召開,論壇以“抱團發展、合作共贏”為主題。共有來自云南省農業廳農村專員辦主任唐志榮、云南省科協學會部部長李毅、國家太陽能熱水器質量檢測中心常務副主任王強、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陳講運、江蘇太陽能產業聯盟理事長夏建業、秘書長邵雪桂、云南太陽能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涂濟民、秘書長陳剛、云南省太陽能協會副理事長傅洪波、秘書長謝建、云南日報、云南政協報等省內外領導、行業專家、媒體等150余人到場,共商發展大計,旨在加強太陽能產業各協會、單位的協同與合作,共同推動云南太陽能產業的健康發展。




云南省科協學會部部長李毅發表講話

傅洪波:當前云南乃至全國市場,以平板和真空管為主導的第一代太陽能利用已經出現瓶頸,我們必須堅持創新開拓,堅持多元化發展道路,在太陽能全產業鏈攜手合作,希望大家能精誠團結、加強合作,打破自我保護和行業壁壘,攜手共進,一起推動行業從低效時代向高效時代轉變,從單純發展產業向產融結合發展轉變。

涂濟民:調結構 挖潛力 實現太陽能產業“共發展”。一是依靠創新驅動,推動產品技術升級,實現生產過程中的智能化;二是大力開發高新技術產品,拓展光伏光電領域;三是憑借互聯網技術,實現跨界融合,特別是與新業態的融合。因此,我們要瞄準新創新+新增長+產品升級定位,對整個行業從產供銷用等方面進行全新的定位,打破行業傳統束縛、重新審視內在潛力。對于太陽能產業來說,要加強行業內部企業的合作,避免技術封鎖,讓上下游產業利益相關者共同發展,形成利益共同體,才能實現合作共贏。
當前,在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背景下,宏觀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我們正在經歷行業最慘淡的市場,我們要怎么樣生存?靠什么發展?面對這樣的難題,太標集團董事長張永林指出:價格驅動、單打獨斗已經行不通,聯合發展才是出路。
一、立足行業根本,整治行業亂象,維護行業形象,重鑄市場秩序
如果一味以亂價、低價競爭沖擊市場,利潤空間低下,靠生產減料、降質、無售后服務保障的太陽能產品來充斥市場,只能大大損害了整個行業的形象。太陽能行業只有重鑄市場秩序,才能謀求產業長遠健康的發展。
二、走聯合發展道路,抱團取暖,合作共贏
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只有聚才能強,當前的散只會弱,要有高度的危機感,要有抱團取暖的意識,大家“抱團”,通過資源和技術的優勢互補,互通有無,對行業及企業的穩健發展形成促進作用。
1、發揮各自企業特長,以分工合作,優勢互補來尋求共同發展,在技術開發上、創新產品上、生產加工上、市場運作上形成合作。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太標生產設備和工藝行業領先,發揮產能和設備資源優勢,放開技術壁壘,為各企業提供OEM代加工和配套服務,各合作企業可以減少廠房、設備、人工費用的資金占用和投資,集中資金,整合實力,沖市場,提品牌。市場越艱難,口碑越重要,用我們的產品質量優勢,降低售后服務的運作成本,提升利潤空間;用我們的產品認證資質提升工程投標中標率,持續做大做強。
2、恪守商業誠信,公平競爭,互惠互利,共贏發展。
這幾年和太標建立OEM合作的廠家已經遍布西南、西北和東南亞,從一開始的顧慮重重到現在的精誠合作,太標一直恪守商業誠信,不拆臺、不拉腿,竭盡全力通力支持,太標自身品牌與兄弟企業間公平競爭,互惠互利,共贏發展。
三、延伸產業鏈,多元化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和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高新產業規模化、優勢產業集群化、重點產業品牌化。
張總還指出: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實施以及滇中產業新區的成立,走出去發展,拓展東盟市場勢在必行,太標公司處在云南與東南亞雙邊貿易現代物流系統中的重要物流通道上,可以作為省內外品牌的生產基地,為國內太陽能合作伙伴提供后勤保障。





隨后150余名嘉賓和代表參觀了太標集團太陽能、電動車、數控機床生產基地,下午還圍繞著云南太陽能產業抱團發展合作共贏建議,新形勢下企業如何提高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產業競爭力,如何優勢互補進行共贏合作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探討。論壇上,來自太陽能行業的領導、專家專家作了“新形勢下太陽能發展的之路”、“產業結構調升級與共贏”等沙龍式研討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