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無處不在的陽光變為緊俏的電能,這不僅是個一本萬利的合算買賣,更有巨大的環保意義。“光伏發電避免了常規能源發電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利用光伏系統每發一度電能,就可以避免燃煤發電所產生的CO2、SO2、NOX、CO等多種污染物對環境造成的損害。”劉一鋒介紹,這個“面向太陽”的領域本身就是朝陽產業,每年產值高達4000億元。
如今光伏耗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硬質的晶硅板,這種已在屋頂“遍地生根”的材料,卻很難利用在私人移動端;另外一種非晶硅材料因過于昂貴,也不常用。“八度陽光”的核心技術是將非常脆硬的晶硅材料進行表面處理,制成柔性晶硅,成本也低至4元一片。既有前者價格低的優勢,又像后者一樣便攜性強、柔軟輕薄、光電轉化效率高。因此,“八度陽光”能夠開發出各種在生活中方便使用的太陽能發電產品。
普通移動電源需要總惦記著提前充電,出遠門還擔心不夠用,現在“這都不是事兒”。劉一鋒在12月12日的決賽現場展示了最新產品“光電寶”,不僅比普通移動電源小巧輕薄,而且不需額外充電,即使在霧霾環境下的室外,也能兩小時內為手機充滿電。
更多的產品在奇思妙想中產生:在建筑物的屋頂上,“八度陽光”的光伏建材備受青睞。原來,老式晶硅光伏板非常重,會導致大樓結構不穩,新產品則輕薄,可以快速搭建,防冰雹,智能控制技術還可以指引太陽能系統對著太陽“追光”從而提高效率。此外,“八度陽光”還開發了發電材料做成帳篷等戶外用品,以及企業端的發電模塊和軍用野戰充電設備。
產品的豐富離不開技術的支持。目前公司已有8項專利,這是劉一鋒最自豪的。他說,團隊從事太陽能研究已有6年之久,所以才能在短短1個月內發展120余家代理商,并把光伏建材推銷到援建肯尼亞的國際項目中去。
來源:網易新聞(將太陽能“攢在手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