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中國經濟的發展不斷的往上走的過程當中,我們對于低碳能源的需求促使對于低碳能源的研發也不斷擴張。從中國的新能源的發展來看,特別是最近五年來,中國以風能、太陽能為代表的是可再生能源的技術進步,和項目建設開發都取得了超常規的發展。中國現在要推進綠色化,中央提出來五大發展理念,其中就是綠色發展,綠色發展給清潔能源帶來一次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鳳凰衛視3月4日《新聞今日談》,以下為文字實錄:
阮次山: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新聞今日談》,我是阮次山。在中國經濟的發展不斷的往上走的當中,我們對于低碳能源的需求我們對于低碳能源的發展也不斷的要進行我們的研發,我們的擴張,今天我們非常高興能夠在兩會期間,邀請到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的明陽科技的董事長張傳衛先生來跟我們談一下,我們低碳能源到底我們中國目前已經走到何方?我們要如何在目前全球的能源的變革當中,往上提升我們的競爭力,張董,我們現在目前從您的觀點來看,我們現在科技的從你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科技的能量有多少?
張傳衛:中國新能源建設依靠自主研發 趕超全球水平
張傳衛(全國人大代表):就是從中國的新能源的發展來看,特別是最近十年來,特別是最近五年來,中國以風能、太陽能為代表的是可再生能源的技術進步,和項目建設開發,應該來說是超常規的發展,到2015年底,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就是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已經提高到12%了,風能和太陽能的裝備產業,也可以說現在風機是全球第一大風機制造國,太陽能也是全球第一大裝備制造國。
阮次山:從明陽的,您那個明陽科技的觀點來看。
張傳衛:在技術上首先是技術進步上,應該來說我們和全球的風電技術和產業能力,和整體的技術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務能力,應該來說是在一個水平線上。
阮次山:我們是自己研發的還是跟別人合作研發的?
張傳衛:更多的應該來說是我們自主研發為主,而且在很多技術方面,我們已經在引領全球方面的技術,比如說海上風電,中國有臺風問題,必須要研究與臺風相匹配的海上風機,再比如說我們有高原性風機,在中國的三千米以上的海拔安裝風機,在全球也是少有的,我們最高的已經安裝到3900米的高原地區,云貴高原地區也成為非常好的發電的資源。
阮次山:全都是我們自主研發的。
張傳衛:都是我們自己研發的。
阮次山:你們研發的隊伍是怎么樣的?
張傳衛:研發隊伍我們應該來說是通過最近十年來,我們應該借助國家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建設,這種項目帶動裝備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同時借用技術促進項目的開發建設,現在我們這個風電通過技術創新大幅度的提高了風能的轉換效率,太陽能的轉換效率,使太陽能和風能的渡電成本經濟性大為提高,我們在三年前吧,我們的風電它的渡電成本業績還在四毛五這個水平,現在好的風資源可以做到不需要補貼狀態下,可以用化石能源平價上網,比如在東部地區的一些火力發電廠,標桿電價應該在四毛到四毛五之間,在我們的西部的風電和風電的開發的發電量,它的渡電成本綜合算下來,它也都在三毛五這個水平,甚至還低于東部的標桿上網電價,所以它的經濟性已經凸顯出來了。
另外隨著規模化,我們現在全國風力發電的總裝集中量到2015年底已經超過了達到了1.2億萬千瓦,太陽能也達到了六千萬裝機,近兩項加起來,它的裝備的水平已經形成了全產業鏈,從核心期間到系統,到電能質量,到從發電系統到并網系統,到電能池量,到全生命周期的能量管理,一直到我們現在在清潔能源也在推進能源互聯網,就是新能源互聯網,逐步把這種風光除互補的分布式逆網性的發電系統,利用到我們這個解決一些城鎮工業園區大的社區,甚至一些特殊場合中使用,既對于我們國家推進的城鎮化,低碳城市,環保城市,包括新型城鎮化建設,也包括我們這個扶貧脫貧計劃都有戰略意義,我們應該從去年開始,隨著中部和西部地區加速推進城鎮化建設,加速推進能源扶貧計劃,那么利用風光的技術和解決方案來解決中西部地區的脫貧問題,扶貧問題,城鎮化問題,經濟結構,低碳化問題,產生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