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IMSIA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陳講運一行人在東莞中能陽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能陽光”)何斌經理的陪同下參觀了該公司研制太陽能集熱的核心產品,碟式終極版聚光系統和平板聚光真空中溫集熱器。并介紹了公司自主獨創的專利技術—全反射仿生智能太陽跟蹤技術。
中能陽光是由東莞和信玻璃轉型創立。自2008年開始,公司即不遺余力從事太陽能聚光技術的創新性研發。核心產品包括太陽能聚光集熱;發電相關的各類跟蹤及槽式、碟式、線性菲涅爾等聚光及應用系統。目前擁有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0項,發明專利8項,是中科大/中科院太陽能光熱利用示范中心,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天津大學等多少院校的博士、碩士生實習基地,并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美國加州大學等建立長期技術交流與合作平臺。
我們到中能陽光試驗基地東莞理工學院,見到了該公司碟式終極版聚光系統。何斌介紹,該系統的原理就如同很多人手持聚光鏡將焦斑照向同一個位置一樣,可以通過聚光焦斑疊加輕松實現高倍聚光,自動追蹤陽光,滿足高倍聚光光伏發電、斯特林機驅動和高溫太陽能光熱應用系統需求。而且生產成本低、生產工藝簡單、統一疊壓包裝,安裝運輸方便,適合數百平方米大面積點聚光。當天陽光不是好,透過云層有些陽光,而聚集點的溫度,迅速升高。何斌說,別看系統很龐大,公司專門設計成低矮型,增強了系統的抗風壓能力。可在樓頂或不平整地面等地形建設,特別適合于斯特林發動機和太陽能空調系統等。



隨后,何斌總經理帶我們來到了北京大學東莞光電研究院。在樓頂,我們見到了中能陽光的另外兩個核心產品。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個太陽能集熱器,它的特點是運用了仿生智能太陽跟蹤技術。這是中能陽光首創的全反射臨界角捕獲、數字化太陽方位跟蹤技術。何總解釋說,目前世界上常用的跟蹤方式是“四象限”方式。該方式中感光原件得到的是一個模擬的漸變信號,跟蹤精度有限。而中能陽光所用的的是全反射仿生智能太陽跟蹤技術,屬于世界首創。該技術利用全反射臨界角把任意角度的陽光分為兩種情況,全反射或透射,控制器芯片得到的是“有”或“無”的數字突變信號,這樣跟蹤精度極高,可達0.02度。是從光學感應裝置、仿生學智能控制軟件,全部為自主研發的國際獨創,并已獲得專利和驗證。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的另外一個產品—平板聚光真空中溫集熱器。何總介紹,該集熱器的一大亮點是“免追日”。就是集熱板不用跟著太陽轉,也能達到約5倍的聚光量,得到100—200度的中高溫,集熱率是傳統玻璃真空管集熱器的2倍以上。



據悉,該產品用途非常廣泛。可應用在民用及工業采曖;軍隊、學校、大型企事業單位炊事蒸煮;工業企業蒸汽供應(紡織制衣、食品加工、制藥業等);大中型太陽能溴化鋰吸收式中央空調的配套供熱;海水淡化;石油增采和稠油采收;分布式太陽能低溫朗肯循環發電等。何斌介紹說,該產品多次在東莞理工學院展示應用,部分學生已品嘗到了免費的太陽能蒸煮食物。僅蒸煮這塊的市場就很大,需要大家一起推廣傳播。太陽能蒸饅頭、煮米飯都是很EASY的事情。現在污染這么嚴重,該產品的應用可取代城市燃煤、燃油、燃氣等鍋爐,為改善城市大氣環境和霧霾污染現狀,弱化城市熱島效應做出一份貢獻。
目前太陽能熱利用行業中溫市場是沉睡的巨人,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發掘和推動。何斌說,目前很多人也是看到了該市場前景,但苦于沒有性價比好的技術和產品。中能陽光經過多年的研究,結合國內外技術和產品的優勢,創新性推出了一些產品。目前重點在面追蹤這塊中溫產品上,準備批量生產更好地降低成本。同時歡迎大家以各種形式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