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人妻av,我在野外截取一段视频,天堂网2018,少妇人妻呻呤

歡迎來到清潔供熱分會!
掃碼關注我們
您所在的位置:
天津濱海新區:服務京津冀 打造升級版
時間:2016-04-15 來源:中國日報網
分享到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要地,而環繞這片土地的綿延153公里長的黃金海岸線,則是天津濱海新區連接世界的一道亮麗彩虹。“依托京津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2006年5月,國務院批準天津濱海新區先行先試和綜合配套改革試驗,賦予其全新的功能定位。

  

昔日的鹽堿地變成了高樓林立的新城區,發展成現代化大型產業集群,東西不暢、南北不通的道路交通演變為陸海空三維立體交通體系……濱海新區264萬人民以一天也不耽誤的精神,堅持發展實體經濟主線,著力完善航運、金融和研發轉化三大功能,持續優化口岸、服務、市場和宜居四大環境,向著“北方對外開放門戶、高水平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和宜居生態型新城區”的功能定位闊步奮進,以前所未有的大氣魄、大手筆,創造出體現“濱海速度”“濱海效益”“濱海精神”的濱海道路,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第三增長極”,為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不斷改革創新是濱海新區的最大優勢,同時也是新區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要抓手。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天津的功能定位對天津是歷史性機遇。在產業對接上,天津將著眼打造協同創新共同體,積極承接北京優質創新資源,并服務河北發展,加快建設未來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區、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等重要項目。

  

“當前,濱海新區正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自貿區建設、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歷史機遇,加快實施‘三步走’戰略,全力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宜居生態新城區。”中共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宗國英說,“濱海新區要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做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排頭兵。不久的將來,濱海新區一定會成為經濟發達之城、創新創業之城、綠色宜居之城、魅力人文之城、和諧幸福之城。”

  

牢記職責使命,先行先試積累經驗

  

“天津要充分利用濱海新區平臺,先行先試重大改革措施,努力為全國改革發展積累經驗。”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讓濱海新區上下倍感振奮。圍繞完善政府職能、經濟體制、社會事業和保障制度這三個核心任務,濱海新區始終堅持改革與開放相結合,充分發揮先行先試優勢,實施更加過硬的改革舉措和更加開放的帶動戰略,以改革激發新活力,以開放釋放新動力,率先建立和完善了創新發展、產權清晰、競爭規范的市場經濟制度,權利平等、保障全面、自治有序、分配合理的社會體制,精簡高效、公開透明、依法規范的政府行政模式,構建起有利于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發展環境。

  

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濱海新區的使命之一就是建設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探索區域發展新模式,為全國改革和發展提供經驗示范。“十二五”期間,濱海新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連續實施了兩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三年實施計劃,不斷鞏固擴大改革開放成果。

  

加快簡政放權改革成為先手棋,濱海新區在全國率先進行行政審批改革,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將審批機構由18個變為1個,審批印章由109顆變為1顆,審批人員由600人減少到109人,審批要件齊全的可在1個工作日完成,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效能。為企業松綁、讓市場發力,“第一個吃螃蟹”的濱海新區掀起了簡政放權的效能風暴,圍繞簡政放權所采取的創新舉措、積累的成功經驗,已經在全市復制、在全國推廣。

 

 

十二五”期間,濱海新區經濟領域改革成效顯著。天津自貿區作為對內“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引擎和對外“一帶一路”的重要支點,承擔著“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重任,成為改革創新發展的先行者。京津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京津冀跨區域檢驗檢疫“通報、通檢、通放”和“進口直通、出口直放”一體化模式、“一口受理”審批服務模式……隨著一批又一批制度創新舉措的落地實施,天津自貿區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改革紅利、開放紅利已初步顯現。

  

濱海新區把創新創業作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抓手,建立了一個具有政府引導、市場服務、要素齊全、充滿活力、安全高效創新創業體系的“雙創特區”,依靠體制特、機制特、服務特的優勢,搭建起全要素創新創業平臺,實現了優質項目和人才不斷聚集,創業生態圈正在加速形成。截至去年年底,已有騰訊、甲骨文等7家著名眾創空間落戶“雙創特區”。

  

金融改革創新方面,濱海新區積極配合搞好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確定的各項金融制度創新試點,在保稅租賃、單一項目公司租賃、離岸租賃、出口租賃、聯合租賃等業務模式創新上積極探索,保持全國領先。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行走在天津未來科技城的寬闊街道上,可以看到兩側是比肩而立的國內外知名企業的研發、生產基地。航天五院超大型航天器研發產業基地、天津藥物研究院、明陽風電、華泰汽車研發產業基地等80余個凝聚著高新技術和領先產品的重大項目紛紛落戶于此。這些龐大而“年輕”的建筑群落,讓訪客能清晰地感受到新區制造業不斷加快的升級腳步,也成為新區制造業依托大項目好項目、實現規模和效益同步提升的一個縮影。

  

2013年5月14日,習近平來到濱海新區,得知這里的經濟總量已經占到天津經濟總量一半以上,十分高興。他指出,要以濱海新區為龍頭,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集成集約集群發展。

  

“建設先進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是濱海新區肩負的重要發展使命。近年來,濱海新區堅定發展以高端制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通過優化工業產業結構、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調整工業布局等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戰略舉措,鎖定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并通過大項目好項目帶動促進工業產業轉型和結構優化升級,創造了發展新優勢,有效推動了制造業規模和質量的同步提升,工業總量規模不斷做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勢頭,濱海新區制造業正加速從“制”造向“智”造邁進。

  

與此同時,濱海新區還積極加快工業布局調整,推進產業布局向園區集中,超過57%的企業集中于開發區、保稅區、高新區三個功能區,工業產業布局日趨合理。進而以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為重要載體和骨干力量,帶動濱海新區工業轉型升級。截至2015年底,濱海新區共有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15個,相關示范基地主導產業規模和水平居國內同行業前列。

  

縱觀“十一五”時期,天津濱海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2.5%,2010年達到5030.1億元,5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522.8億元;“十二五”時期,濱海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7.9%,2015年達到9270.31億元,是2010年的1.9倍,是10年前的5.7倍。5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萬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2.6倍。優勢產業帶動濱海新區經濟保持持續、高速增長。

  

堅持綠色發展,創建環境友好型新區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近年來,濱海新區牢固樹立“環境也是生產力”的理念,把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結合起來,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和低碳新區建設,把產業發展與優化城市環境統一起來,大力推進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和美麗濱海建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生態城市建設經驗,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了良好示范,走出了一條具有濱海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

  

濱海新區把循環經濟發展作為轉方式、優結構的重要舉措,依據“企業小循環—園區中循環—區域大循環—國際超循環”的思路,全力建設生態產業園區和生態城區,積極打造綠色產業和循環經濟產業鏈,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和循環經濟產業體系。

  

濱海新區以低碳經濟為抓手,大力推進節能減排,萬元GDP能耗從2005年的1.26噸標準煤下降到2015年的0.704噸標準煤(不變價計算),累計下降45%,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長低于經濟增長速度,實現了以較低的能源消耗對較快經濟增長的支持。

  

中新天津生態城建設穩步推進,在基礎設施、產業園區等方面打造一系列“看得見的生態”,在制度、技術等方面打造一系列“看不見的生態”,初步形成了文化創意、互聯網、高科技以及金融服務四個特色產業體系,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一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生態城市初步展現,并形成良好示范。

  

服務京津冀,勇當協同發展排頭兵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確定的天津“一基地三區”定位,主要承載地都在濱海新區。落實國家定位,濱海義不容辭。近年來,濱海新區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圍繞區域功能定位,主動服務非首都功能疏解,在港口交通、科技研發、產業合作、對外開放、社會發展、生態治理等方面積極作為,在吸引央企、大集團總部、跨國公司、物流中心等落戶,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紅利釋放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濱海新區通過建設中心商務區金融產業承載體、天津港保稅區制造業承載體等一批功能區,積極吸引北京、河北優質項目落戶發展,加快產業承接成果顯著。2015年,濱海新區實際利用內資1071億元,而來自北京的資金占內資到位額的五成。一批先進制造企業、研發轉化機構、高端服務機構紛紛落戶濱海新區。

  交通一體化是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濱海新區圍繞對接京津冀加快建設多種快速、高效、大容量、低成本的區域互聯互通交通體系。如今,每天有約12對城際列車往返于京濱之間,“一小時同城化交通圈”進一步促進了京、津、濱之間的商務人流、旅游人流、居住人流的交通往來。重點構建以天津港為中心的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港城交通分離系統,為北京、河北地區的資源引進和物流提供支撐。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將“空鐵聯運服務”持續向京津冀地區延伸,實現多種交通方式聯動的大交通格局,加速京津冀交通一體化進程。

  

機遇垂青濱海,重托激發豪情。面對“十三五”時期新形勢、新任務,作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全國第二批自貿區的承接地,承擔著先行先試、提供示范重大使命的濱海新區將繼續揚帆奮進,搶抓難得歷史機遇,提升發展質量效益,在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征程中,擔當大任,全面打造新常態下升級版,譜寫開發開放新篇章。

【稿件聲明】:
文章轉載自合作媒體或其它網站,僅為傳播信息,不意味著贊同文中的觀點或證實文中的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盡快刪除。本網站標注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CCMSA清潔供熱分會。

  • 相關文章:
    • 隨著天氣日漸轉涼,今冬的供熱季也隨之開始。10月31日,記者從濱海新區供熱管理部門了解到,目前新區已全面完成供熱改燃并網工作,實現城區供熱無煤化,形成了以熱電聯產為主、清潔能源為輔的供熱格局。
      上傳時間:2018-11-05
    • 為了保障冬季正常采暖,緩解北京熱源不足的問題,今后,京津冀有望建設超大供熱體系,把北京周邊燃煤電廠、煉鋼廠產生的廢熱,通過管網長途...
      上傳時間:2015-02-05
    • 近日,工信部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點工業企業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計劃》(下稱《計劃》)通知,將主要污染物削減量指標逐項分配到北京市、天...
      上傳時間:2015-07-07
    • 近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北京市環保局區域大氣治理協調處處長李立新在會上表示,今年擬在京津冀及周邊...
      上傳時間:2015-07-08
    CopyRight 2022 清潔供熱分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4290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