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22日,IMSIA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秘書長黃俊鵬在國際銅業協會臺北辦公室的邀請和協助下,與臺灣太陽能熱利用行業企業代表進行了交流。
黃俊鵬秘書長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大陸太陽能光伏和光熱行業技術和市場發展的現狀,重點闡述了太陽能在建筑應用方面的政策、技術和發展規劃,分享了中國大陸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方面的成功經驗和經典案例。
黃俊鵬表示,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不是太陽能與建筑的簡單相加,需要多個專業的合作。由于太陽能建筑系統的特殊性,它的實現需要多方面的綜合考慮,只要其中一個方面處理不好就容易降低系統的可靠性、實用性和美觀性。他介紹了中國大陸“十三五”光熱發展規劃,提出了8億平方米的安裝面積目標。到2020年底:民用熱水集熱器面積2億平米;采暖、制冷集熱器面積2億平米;大型區域供熱站示范項目200座,集熱器面積400萬平米;工農業用熱集熱器面積1.5億平米。未來的發展趨勢為太陽能采暖、太陽能區域供熱、太陽能制冷、太陽能工業制熱、太陽能多能互補等,并針對性做了技術層面的解讀。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最終要做到:系統一體化、建筑一體化、家裝一體化和生活一體化。
據悉,臺灣的太陽能熱水系統安裝從1986年起就受到政策的投資補助金。在2009年,對蓋板集熱器的補貼金額甚至加倍,達到了2250臺灣元/㎡,以此來增加安裝量。其結果是2010年市場容量達到了峰值,為127751㎡。對住宅太陽能熱水器,初投資費用穩定在大約10500新臺幣/㎡,其中補貼金額可以覆蓋21%。2010年的市場容量再也沒有達到過。有關專家表示,“在推廣市場時,長期的補貼計劃已經失去了動力,在2014年,終端用戶只在11月底之前可以提交申請。一些系統只在2015年獲得補貼金。”盡管每年新安裝約20000個住宅單元,但是使用太陽能熱水制備的家庭比率在過去10年中停滯在3.5%。由于臺灣的平均家庭規模的不斷下降,才造成了停滯的結果。現在大約有800萬戶家庭,比2000年增加了100萬。
現場太陽能熱利用人士表示,黃俊鵬秘書長的精彩演講讓他們對中國大陸太陽能市場有著深入了解。黃俊鵬對太陽能市場現狀、技術和發展趨勢的解讀,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IMSIA秘書長黃俊鵬與臺灣太陽熱能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正忠合影
4月23日,黃俊鵬秘書長在臺中建材展建筑師論壇介紹中國大陸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發展現狀與趨勢。據悉,由臺灣經濟日報、臺灣省玻璃公會聯合會及臺中市建筑師公會共同主辦的2016臺中建筑暨建材展,是臺灣中部地區首檔大型建材展,吸引上百家廠商參展。該展會吸引了臺灣諸多建筑師、設計師等專業人士到場。
臺中建材展建筑師論壇現場
國際銅業協會李東森經理走訪參展企業
國際銅業協會李東森經理了解臺灣太陽能熱水器產品
黃俊鵬秘書長在臺灣三鐿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展位
黃俊鵬秘書長與國際銅業協會李東森經理考察LCY李長榮實業公司建于高雄屏東縣一個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李長榮集團從木材業發跡,最初以山林開墾為主要業務,如今已橫跨化工、塑料、橡膠、電子化學品、銅箔、太陽能等領域。
光伏電站全景
該電站建于沼澤地
水上光伏系統浮動模塊
圖為一個公共池塘水上光伏系統
圖為水上光伏系統的匯流箱和用于向電網輸電的變壓器
IMSIA秘書長黃俊鵬與臺灣太陽熱能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正忠就中國大陸與臺灣的太陽能行業發展進行了充分交流。雙方將積極促進兩岸太陽能行業進行充分交流,共同推動太陽能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