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7日,綠色中國清潔能源河北商會正式成立,來自全國各地的綠商朋友、行業嘉賓云集石家莊御景園酒店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會上,IMSIA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陳講運做了《大商之道》的演講。

首先,陳講運副秘書長對什么是大商,怎樣成為大商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陳講運表示,最近看完了《一代大商孟洛川》電視劇,對大商有了新的認識。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做長不僅靠產品、服務、團隊、營銷、品牌,更需要企業家或者帶頭人的格局和胸懷。

他結合觀點,分享了江蘇邁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邁能高科”)董事長朱慶國的成功案例。邁能高科能有今天的成就,與朱慶國“跨界而融、跨界而用”經營思想分不開。朱慶國在創業選擇、企業戰略、義利并舉、引才育人四個方面有著獨到之處。

談及經商的秘訣,陳講運為大家分享了該電視機提出的經商的十二字箴言,“道與術、取與予、利與害、常與變、方與圓、生與死”。

商人首先要懂得商道之本還要善于審時度勢,溝通權變,要善于聯系各色人物,調和各種矛盾,明辨禍福利弊,也要善于轉輸貨物,商略價格拓展市場,只有這樣才能在商海中立于不敗之地。上海源恒太陽能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謝瑞清就是這么一個人。他一個人獨闖上海灘,傳承閩商那種“善觀時變、順勢而為;敢冒風險、愛拼會贏;豪爽義氣、誠實守信”的精神,短短幾年時間成為行業中知名的“千萬大商”。而其“5≥1000理論”更是成為了行業人士的談資。

湖南華成愛尚家環境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成健,一直秉承“誠信、創新、共贏、卓越”的核心價值觀, 誠信做事,成為大商。

結合太陽能熱利用行業,陳講運表示,大格局、大思維,才會有大發展。大商應該關注行業發展趨勢:新型城鎮化、太陽能區域供暖、太陽能工農業利用、既有建筑改造、美麗鄉村建設等。

IMSIA國際太陽能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去年9月份與國內各太陽能企業歐洲丹麥考察的情況,我們發現太陽能區域供熱之所以在丹麥取得如此大的發展,除了政府在太陽能供熱廠建設資金上的支持外,丹麥在平板集熱器生產技術、蓄熱技術、系統設計技術及多能源混合應用技術方面不斷進行研究。運用水蓄熱、地埋管蓄熱技術收集太陽能熱量,將太陽能供熱系統與熱泵、生物質能結合進行供熱。目前,丹麥大型區域供熱技術發展較為成熟,其供熱系統后期維護工作量小,可實現24小時無人值守,維護成本低,而且系統生產成本也較低,其投資經濟性好。陳講運認為,太陽能區域供熱的優勢在于規模效應,減排效益可觀,成熟的商業模式,吸引大型投資商,適合長期運營。而機遇與挑戰并存:小城鎮建設、南方采暖、遠郊無集中熱源的小區,這都是太陽能區域供熱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挑戰,如土地使用成本,需與城市規劃、小城鎮規劃結合;需與跨季節儲熱結合,技術復雜程度高;投資巨大;大型平板技術有待突破等等。

目前,我國小城鎮建設、低碳社區建設可以借鑒歐洲諸多成功案例,如馬爾默Bo01城區100%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主要來自海上發電廠產生的風能,供暖則主要靠太陽能電池板和熱泵。2008年,Bo01區已實現對95.8%的垃圾進行分類回收或轉化成生物燃氣,只有4.2%的垃圾需要填埋處理。很多企業競爭回購社區垃圾,作為原材料進行可再生利用,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可持續發展的城市,不僅環保,而且可以創富。

陳講運就我國未來光熱行業的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光熱行業需要制定新的政策標準和“領跑者計劃”;其次,我們應該加強對我國太陽能熱利用在這方面關注和推廣。在我國太陽能應用有著節能減排效益可觀、規模效應、成熟的商業模式吸引大型投資商長期運營的優勢,整合供應鏈;在太陽能的發展中,市場宣傳和推廣是非常重要的,與民用及工業設計機構接口,并尋求更多的跨界模式才是太陽能發展的真正出路。

陳講運介紹說,IMSIA一直積極推動高效安全可靠的太陽能在更多領域的應用方式,如太陽能建筑一體化、太陽能采暖、太陽能工業熱利用、太陽能熱發電、太陽能海水淡化等,形成具體的解決方案并予以推廣。
針對2016年,IMSIA在“四化”(國際化、資本化、標準化、專業化)的總綱下,IMSIA通過活動、市場調研等多種形式,來推動太陽能行業在技術和市場方面發展。

“夫大商者,胸存縱橫四海之志,懷抱吞吐宇宙之氣,其學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陳講運表示,節能減排是世界趨勢,太陽能發展是社會各行各業未來的大趨勢。只要我們這些做太陽能行業的人都深諳大商之道,太陽能行業的發展將一片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