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政府對太陽能熱水項目的鼓勵和強制規定,近幾年有不少新建地產項目給住戶裝上了太陽能熱水器。但不少住戶裝修時直接將家中嶄新的太陽能儲水罐拆了當廢品賣,原因是其體積太大,空間安排不合理;采用集中供熱分戶儲水的模式,產生的費用按戶頭平攤,用戶難以接受。
昨天,市住建委召集設計單位、測評單位和媒體,針對項目背景、效果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
寧波是浙江唯一試點示范城市
“太陽能的確是好,節能又實惠,老百姓也有這方面的實際需求。”住建委科技處張處長說,早在國家政策推行太陽能項目之前,就有很多人大代表提案,甚至有住戶因為物業不讓安裝太陽能而有意見。“有個小區頂樓戶主為此還上訪,因為他家想安裝太陽能熱水器,但遭到物業阻攔。業主不明白這么好的再生資源為什么不讓用。”
2009年,國家評選第一批21個可再生資源示范市,寧波成為浙江唯一一個入選城市。作為示范市,國家給了7000萬元補貼,用于太陽能熱水等項目。2010年,經過前期一年調研和一年示范,寧波市正式出臺了《寧波市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辦法(寧波市人民政府令第176號)》,太陽能熱水系統作為可再生能源的一種主要應用形式成為強制執行標準。
據了解,前期的示范項目共145個,本報曝光的錦繡名苑就是其中之一。“太陽能熱水器以前就有,但是其與建筑結合形成一個系統,讓更多人享受資源,算是剛剛出現的新生事物,所以前期出現了一些沒有預料到的缺陷和問題。”
張處長分析說,究其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設計經驗不足。項目設計單位對太陽能熱水不熟悉,后繼的深化設計只能交給太陽能公司,而太陽能公司對建筑設計不熟悉,因為兩者不能很好地結合,導致設計出來的成品有缺陷。再者,沒有和老百姓的生活習慣結合,這種費用平攤模式不符合老百姓的習慣。還有,后繼缺少嚴格的驗收測評標準。
準備建集體儲水箱來優化
負責對示范項目進行測評的第三方在后期測評時,也發現了用戶拆除儲水罐、棄用太陽能熱水的現象。“太陽能熱水系統有三種模式:集中儲熱、單體式、集中集熱—分戶儲熱。前兩種模式設備都在外面,住戶拆不了,遭住戶棄用的就是第三種模式中儲水罐按在室內的那部分。”
“沒有讓老百姓真正用上太陽能的項目,在測評中是通不過的,也拿不到政府的補貼,所以不存在政府財政浪費的問題。當然,開發商的錢也是錢,用戶拆了不用同樣也是浪費。”測評專家鞏學梅說,其實用戶拆除的只是整個太陽能熱水系統的一個末端設備“儲水罐”,頂部的集熱設備和一些管道都還在,這樣后繼還有可優化措施。“我們已經有優化方案,并在兩個項目中試運行。”鞏學梅說,具體辦法是:為每個單元的用戶在樓頂設一個儲水箱。這相當于把用戶家里的儲水罐集中成一個大的儲水箱,然后通過管道入戶,每戶裝水表計量。用戶下面接一個三通管,可以在太陽能和管道燃氣之間自由切換。“目前,已經有太陽能公司看到這個商機,他們準備前期投入改造費用,后續通過用戶使用熱水收費的模式回收成本和實現盈利。”
據了解,目前針對太陽能熱水項目已經有具體細則,其中針對項目的各種樓房類型,都制定了詳細的設計、施工方案。
參與制定設計細則的寧波寧大施工圖審查有限公司負責人殷先生表示,細則中關于集中供熱分戶儲水的模式,戶內的儲水罐必須放在設備平臺,不允許放入室內。關于集中供熱集中儲水模式,樓頂儲水箱的熱水通過管道入戶后,串接一種新模式的管道燃氣熱水器,如果溫度達到設定溫度的話,直接可以使用,如果達不到,燃氣會自動打開,輔助加溫。
關于計量問題,采取IC卡智能水表,即事先充值,插卡通水自動扣費,這個技術已經很成熟。這個方案已經成功通過測試,正在找項目試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