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頓電氣集團亞太區總裁柏睿恩指出,采用創新且環保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能夠幫助提升建筑的能源效率,從而帶來生產力、身心健康等無形效益。
今天,住宅、商業以及公共建筑所消耗的能源已經占到了全球能源消耗總量的35%。國際能源署發現,建筑的能源消耗要高于交通運輸和工業園區,預計至2050年,建筑的能源需求量將增加近60%。
提高能源效率是確保未來能源供應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而建筑則是節約能源的最佳場所之一。為此,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推出了國際公認的LEED®認證項目。LEED認證是一套綠色建筑評價體系,評價內容包括建筑的設計、施工、運行與維護,旨在提供綠色能源和環境設計方面的領導力證明,確保建筑在設計過程中能夠滿足能源節約等標準。LEED評價體系適用于各種基礎設施,包括寫字樓、制造工廠、酒店、實驗室以及其他眾多建筑類型。
當前,在各國政府的推動下,擁有LEED認證的綠色建筑將進入一個新的快速發展期。在亞太區,中國作為人口大國及發展領頭羊,隨著環境意識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獲得了巨大的社會支持,各省市均在采用LEED綠色建筑來推動中國健康低碳型城市發展。2015年,中國地區共有732個總認證面積達2,670萬平方米的項目在參與LEED綠色建筑評價系統。目前,中國已名列全世界LEED十大國家和地區第二名。同時,根據2016年中國政府出臺的《城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到2020年,中國將建設30個適應氣候變化試點城市,綠色建筑推廣比例達到50%。
作為設計并建造LEED認證建筑的關鍵組成部分,暖通空調(HVAC)控制系統必須能夠提供舒適的溫度和良好的室內空氣質量,照明控制系統必須能夠對室內空間和光照情況做出相應調整。此外,LEED認證建筑還必須將陽光照射情況和視線情況考慮在內,對辦公空間進行更好利用,從而打造整體的“高性能建筑”。
LEED認證的另一個目標就是實現建筑的“智能化”,讓建筑能夠對自身的能源使用和需求情況進行監測,當出現效率低下的情況時做出相應調整并發出提醒。建筑中包含了眾多智能系統,伊頓等領先的能源管理公司正致力于將建筑打造成為“系統中的系統”,為客戶提供所需的儀表板和信息,使客戶可以更高效地運營建筑。
即便是在LEED認證的建筑中,人們也常常會忽視照明系統的耗電量,特別是對于照明密集型建筑來說更是如此,這些建筑有時需要提供24小時照明。
位于上海的伊頓亞太區總部便是伊頓打造的一座環境友好型大樓。上海總部的設計遵循了LEED金牌認證標準,采用了多種伊頓產品,比如能夠使某區域在沒人時自動關燈從而節約10%-30%能源的Pow-R-Command™照明控制;能夠延長暖通空調(HVAC)馬達使用壽命的變頻器;能夠對能源使用進行監測并識別能源節約量的Power Xpert®軟件和計量器;高效節能的不間斷電源產品;用于墻壁、地毯、織物與材料上的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涂料;所有會議室中安裝的二氧化碳監測器和傳感器;低流量廁所、洗臉池和無水小便器;以及天然且快速可再生的竹地板和木制飾面板。
此外,伊頓攜手孟買國際機場打造了機場的第二航站樓,其每年接待游客超過4000萬名,擁有裝飾地毯、藝術博物館、大膽的設計等特色。為了營造一個更加舒適的氛圍,航站樓在天花板表面及凹槽中安裝了LED照明燈,通過提供間接照明來突顯航站樓的墻面紋理。這不僅幫航站樓提高了能源效率,還增強了航站樓在建筑特色上的美學效果。
事實上,LEED認證項目在鼓勵企業在環保方面承擔更多責任的同時,也將推動企業本身的可持續發展。雖然綠色建筑的前期花費要高于普通建筑,但是對綠色建筑特點的更多采用勢必會推動市場對綠色建筑技術的更多需求,從而進一步降低綠色建筑的成本費用。來自伊頓的柏睿恩指出,采用創新且環保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能夠幫助提升建筑的能源效率,從而帶來生產力、身心健康等無形效益。因此,企業對于綠色基礎設施進行的投資,從長遠來看將轉化為更多的成本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