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人妻av,我在野外截取一段视频,天堂网2018,少妇人妻呻呤

歡迎來到清潔供熱分會!
掃碼關注我們
您所在的位置:
綠色建筑,莫要重建輕管
時間:2016-08-08 來源:新華日報
分享到



   “26℃,值機區C島溫度正常。”8月5日8點半,南京祿口機場樓宇科科長高山手握溫度計邊走邊測。雖然正值暑運高峰旅客量猛增,加上室外烈日烘烤,可偌大的T2航站樓里非常涼爽。“保持這個溫度,全靠半夜制成的大冰塊。”高山說。

大樓會呼吸,雨水都要“吃光榨盡”

記者在T2航站樓的地下機房共同溝層看到,在厚厚的保溫層后,是一個巨大的封閉式房間,長80米,寬50米,高7米。“里面裝滿水,每晚12點到早上8點,利用夜間電網波谷電相對充裕,通過技術手段將這些水全部冷凍成冰塊,通過管道連接空調機組冷源,讓空調在白天工作時有更好的制冷效果,避免在白天用電緊張時段使用大功率空調。春秋季,這個大冰塊可以維持航站樓空調48小時白天不用電,夏天最熱的時段也能頂3小時的空調。”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動力能源部空調科科長張軍向記者道出了“大冰塊”的奧秘。

據介紹,T2航站樓有目前國內機場最大的雨水回收系統,將雨水收集到蓄水池,經過處理后,專門用于沖廁使用。

雨水沖完廁所后,還有用處。T2航站樓所有的生活污水,包括洗手池的用水、沖廁的水等,都將流向另外一個蓄水池,經過過濾消毒等凈化措施后,變成了可以再次使用的“中水”。祿口機場區域的道路灑水,綠化灌溉用水,用的不是自來水,而是這些生活污水處理后形成的“中水”。

正午12點,室外氣溫升至36℃,機坪上突破50℃,但在候機大廳內,沒有感覺到一絲暑熱和刺眼的陽光。祿口機場航站區管理部物業管理科科長呂海峰指著側面和頂面的遮陽簾說:“574塊遮陽簾拉下后,也能給航站樓降溫。同時,樓內有274塊氣動窗,可以隨時開啟,對室內進行換氣通風和調節溫度。再加上樓頂8507平方米的綠化,整棟大樓如同加了保溫罩,并且可隨時呼吸。”

記者了解到,目前航站樓一半以上的衛生間用雨水沖廁,場區綠化靠生活污水變成的“中水”澆灌,整棟大樓實現“會呼吸”。

“重建輕管”,建得多用得少

像T2航站樓這樣獲得“綠色三星”建筑設計標識的建筑呈逐年上升趨勢。2015年,江蘇省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項目共計494項,總建筑面積5077萬平方米。其中一星級項目228項,總建筑面積2662.37萬平方米;二星級項目228項,總建筑面積2173.22萬平方米;三星級項目38項,總建筑面積241.85萬平方米。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國內對于綠色建筑的評價標識共分為設計標識和運營標識兩種,申請設計標識只需要完成施工設計圖紙即可,而運營標識的獲得則要求較高,需要在建筑運行一年之后,經過有關專家現場踏勘,審核合格后才能授予。與設計標識相比,運營標識是證明綠色建筑發展效果的重要標志,一棟建筑在被交付使用后,只有實行綠色運營,才會將綠色設計、綠色建造、綠色技術的特點充分發揮,形成長期累積的節能、綠色效應。然而現實情況是,目前取得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項目中,繼續申請取得“運營”標識的項目少之又少。以江蘇為例,去年獲得設計標識475項,總建筑面積4781.65萬平方米;而運行標識只有19項,總建筑面積295.79萬平方米。

在采訪中,一些業內人士坦言,目前國內綠色建筑的運營水平有待提高,“重建輕管”的現象普遍存在。有些項目在設計階段獲得了較高的星級評價,而到運營階段,物業機構由于缺乏有效的運營能力,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綠色目標。

綠色建筑真正轉起來,還需多方努力

作為省內最大的單體建筑,祿口機場T2航站樓建筑總面積約為26萬平方米,分為出發層、到達夾層、站坪層和地下機房共同溝層,這樣的“巨無霸”,能耗高顯而易見,運行實現“綠色三星”,無疑更難。

祿口機場T2航站樓地下還有2個密閉的大水池,其中一個水池能蓄水2000噸,水源全是雨水。航站樓的110個廁位,其中55個沖廁水來自這個雨水蓄水池。“通過雨水回收系統收集雨水沖廁,每天節約自來水240噸。如果雨水蓄水池水量不夠,自來水補水管自動運行,保障供水穩定。”呂海峰說。而這相當于建設了兩個系統,建設和維護的成本大大提高。綠色建筑的很多系統往往都要建設兩個系統,以確保正常運轉。
 

正值光照強的夏季,在停車樓頂屋面上,102塊太陽能光板開始“發威”,這套太陽能熱水系統主要供應停車樓廚房熱水,集熱器面積452.8平方米,全年可產生60℃的熱水7969.3立方米,滿足停車樓公共浴室的熱水需求。用太陽能,無疑省了電,但并不省錢。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相比較而言,由于更高的建設成本,以及更長的建設周期,綠色建筑的普及和推廣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勇坦言,運行“綠色三星”,投入并不低。雨水收集處理、“中水”應用,除了設備投入,日常運轉也需要人力物力。“但我們應該從長遠看,算大賬。污水的再生利用,可以使大量污水經過處理被重復投入使用,減少向環境的排放量,而且處理后的污水污染物含量、濃度已大大降低,污染能力大幅下降,從而達到改善環境的目的。”

專家指出,循環經濟理念、環境友好型路徑,涉及長期可持續發展,比短期省錢更重要。全社會的理念都要更加“綠色”,同時,政府應該通過更有效的制度來促使綠色建筑多起來,真正用起來。讓綠色建筑真正轉起來,還需多方努力。

 

【稿件聲明】:
文章轉載自合作媒體或其它網站,僅為傳播信息,不意味著贊同文中的觀點或證實文中的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盡快刪除。本網站標注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CCMSA清潔供熱分會。

  • 相關文章:
  • CopyRight 2022 清潔供熱分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4290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