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慶國:光熱為綠建增彩——訪江蘇邁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慶國
建筑是城市的細胞和載體之一,建筑行業耗能占到我國社會能源總消耗量的34%,將成為社會節能減排治理的首要對象。我國城市的高速發展對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需求與日俱增,市場蘊含著巨大商機。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應用將成為建筑節能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太陽能而又以太陽能熱水系統的應用最為廣泛。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建筑行業總產值為18萬億元,占GDP比例為26.6%。政府在2016年發布了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目標,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
根據“十三五”規劃,新建綠色建筑總面積占新建建筑總面積比例將從2015年的20%增長到2020年的30%。機構預計,2020年我國竣工建筑面積將達到58.54億平方米,新增綠色建筑面積有望達到17.56億平方米。
2006年發布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經過8年實踐,在2014年發布了修訂版,并已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實施。與此同時,綠色建筑設計、施工、運行維護標準,綠色工業、辦公、醫院、商店、飯店、博覽、既有建筑改造綠色、校園、生態城區等評價標準,民用建筑綠色性能計算、既有社區綠色化改造技術規程,以及綠色超高層、保障性住房、數據中心、養老建筑等技術細則也相繼頒布或啟動編制。此外,全國已有25個省市出臺了地方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綠色建筑標準正向全壽命周期、不同建筑類型、不同地域特點、由單體向區域的幾個維度充實和完善。
建筑的節能應該從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考慮。綠色建筑有關專家表示,節流方面的外墻保溫、門窗保溫等技術已經相對成熟。而開源方面就是利用自然條件、可再生能源等。目前,建筑節能比較常見的有太陽能光熱、光伏發電、空氣源、地源、水源等,這些技術可有效地提高建筑能效。“因可再生能源在建筑應用過程中在氣候條件、建筑類型等不同狀況下各有利弊,設計師應根據所設計的地域特點和具體的設計情況以及甲方要求進行靈活的選用,可以采用多種耦合的方式提高效率和性價比。相對來說,太陽能熱水系統在建筑中應用最為廣泛,為建筑節能做出了很大貢獻。”朱慶國坦陳:太陽能熱水系統在建筑應用過程中,由于從農村市場轉向城市市場,對整個行業的產品體系、系統匹配性、推廣模式等方面有新的要求,也出現一些不適應現象。
前期,我國太陽能光熱產品多應用于農村市場,隨著城鎮化進程加速,綠色建筑市場的推動,城市市場呈現了爆炸式增長。而城市太陽能的應用環境及模式和農村完全不同。城市建筑最大的特點是高層建筑密集。如果用農村太陽能熱水系統,城市建筑的頂層全部用來安裝太陽能集熱器也許仍無法滿足消費者生活熱水需求,畢竟樓頂可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的面積有限。再說,如此在城市高層樓頂密集安裝傳統的真空管型太陽能集熱器,碰到極端天氣,如臺風等,非常容易造成事故。最后,就是消費者比較鬧心的事:錯綜復雜且樓頂到住戶家里太長的管道,使用熱水前要放掉大量冷水,浪費水就是浪費錢,因為城市居民用水是要收費的。而且,如此復雜而長的管道也給安裝、維修帶來難題。
太陽能光熱廠商針對市場需求做了調整,集熱器更換為安全耐用、抗冰雹等優勢明顯、易于建筑結合的平板型集熱器。根據不同建筑類型也相繼開發出了集中集熱集中供熱、集中集熱分戶儲熱以及陽臺壁掛式太陽能熱水系統等。集中集熱集中供熱水系統在屋頂或地下室設置集中水箱,并配置電、燃氣等鍋爐或城市熱力系統輔助加熱。由物業公司通過熱水表或IC卡流量計進行收費并維護系統運行。這種系統相對來說比較難,熱水作為商品即太陽能熱水缺乏相關的計量標準和收費依據,收熱水費是比較困難的事情。集中集熱分戶儲熱系統雖然能解決加熱費問題,但整個系統的運行費用比較難解決,不少物業排斥該系統。相對來說,陽臺壁掛式太陽能熱水系統比較受開發商和物業的歡迎,不牽涉收費問題。
太陽能熱水系統在新建建筑應用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牽涉到多個學科和部門,需要建筑師、環境工程師、能源專家、管理者、使用者的共同參與和營建,各方利益博弈。
地產商表示,花錢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某種程度上影響建筑美觀不說,還沒有帶來建筑溢價,也沒有享受到綠色免費熱水。因此,迫于政策壓力,被動應付節能驗收。
設計師因沒有太陽能熱水系統設計費而缺乏積極性,一般都將包袱甩給生產廠家。
而太陽能生產廠家多數不懂建筑,造成方案不適應。由于太陽能靠天吃飯,受地理條件和光照等諸多因素影響,無法提供24小時穩定熱水,這就需要與其他能源相結合。朱慶國解釋,這也是為什么邁能要走進地產商走進設計院的真實原因。
多年來,邁能一直在推多能互補系統,在地產圈、設計院呼吁將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有機融合,實現與建筑的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后期管理,使其成為建筑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降低建筑能耗,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
邁能多年來一直堅持專注太陽能熱水系統中儲熱水箱產品的制造和技術研發。不直接銷售太陽能熱水系統,但邁能的研發和產品始終貼近終端消費者,力圖真正地解決市場痛點。
這些年,邁能多次攜手知名地產商歐洲行,考察國際市場熱水應用情況和建筑節能技術;與IMSIA聯盟在全國開展了建筑設計師科普宣傳活動;成功舉辦了3屆“邁能杯”國際太陽能建筑創新應用大賽等推動行業發展的大手筆運作等等。這讓很多行業人士不理解,更有合作客戶擔心邁能會搶他們蛋糕。
“邁能與地產商、設計師交流,其目的還是更好地推動行業發展。畢竟,作為不直接與他們有買賣利益關系的一方,邁能獲得的信息更真實有效。針對地產商和設計師從建筑和使用過程中的問題,邁能專門組織研發部,為合作的太陽能企業提供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再者,邁能與地產商所談的項目都轉給了合作伙伴做。”
太陽能與燃氣結合的雙動力太陽能燃氣熱水器就是邁能人在長期市場調研消費者痛點時發現的。很多時候太陽能熱水系統因天氣等原因,無法提供24小時即開即用的足量的熱水。電輔助加熱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太陽能的缺陷,但也存在等待時間長,相對能耗高等問題。朱慶國表示:自己創立邁能公司前一直從事燃氣熱水器和電熱器的銷售工作,總結自己近20年的市場經驗,再結合國際和我國的發展趨勢,邁能認為燃氣作為一直清潔能源,與太陽能熱水系統結合是發展趨勢。
目前雙動力太陽能燃氣熱水器已經獲得4項國家專利,是唯一通過國家燃氣用具檢測中心檢測的具備太陽能與燃氣互補功能的熱水器。雙動力太陽能燃氣熱水器不是太陽能熱水器與燃氣熱水器的簡單組合。它又區別于普通的太陽能與燃氣互補系統。雙動力太陽能燃氣熱水器解決了四大技術難題。第一,耐高溫,當太陽充足的時候,太陽能燃氣一體機中的水溫會非常高,可能達到近100℃,這對普通的燃氣熱水器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一般燃氣熱水器難以抵擋,而檢測報告顯示:雙動力太陽能燃氣熱水器的燃氣加熱器能夠在85~98℃高溫狀態下長時間工作而無故障、不變形。第二,無需連接三通閥,直接將自動切換技術融入熱水器內部,用戶安裝使用極其方便;第三,雙動力太陽能燃氣熱水器實現高度集成,智能控制,在保證舒適性的前提下最大化使用不穩定的太陽能,并以燃氣作為穩定因素,可保持24小時全天候即開即用熱水供給;第四,因受南面陽臺平板安裝位置的限制,陽臺壁掛太陽能熱水器一般距離用水點12-15m,導致用戶用水時需要放掉管路中大量的水,而太陽能燃氣一體機靠近用水點,即開即用,可節約用水。
邁能早在6年前就一直在各種行業內外的活動上推廣應用雙動力太陽能燃氣熱水器,而且這種太陽能燃氣互補熱水系統已經成功應用在安徽蕪湖海螺中興花園等項目,但由于信息不對稱等因素,致使該系統沒有大面積應用。可喜的是,很多地產商、設計院等已逐漸接受并在一些項目開始投入使用。
未來人類對能源的利用將更加多元化即多能互補,將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并以清潔能源實現系統的穩定,保持“舒適性”。邁能將為客戶在熱水器、供暖等領域提供更多創新性系統。
談及太陽能熱水系統在城市市場的應用,朱慶國認為,考慮到城市建筑多為高層,太陽能采暖不適合。邁能將重點放在熱水系統創新上,相對來說,太陽能中低溫熱水技術比較成熟,市場潛力巨大。目前,邁能已成立了多能源儲熱科技研發中心,根據德國DIN4753搪瓷標準建立了搪瓷實驗室,根據澳大利亞Watermark認證標準建立了搪瓷耐壓抗疲勞實驗室,依據歐洲EN12897標準建立了密閉容器檢測實驗室,并和國家科學院、清華大學深圳研究所等眾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在水箱分層高效利用、儲能材料等方面展開了研究。在邁能看來,太陽能熱水儲能瓶頸如果能夠解決,雖然無法儲存電力,但能夠調節熱量。其與被動式節能技術相結合,可以大規模、廉價的解決建筑節能問題。在容易推廣的公共、商業建筑領域,儲能顯然有大把的機會。
發展綠色建筑對轉變我國城鄉建設模式,破解能源資源瓶頸約束,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培育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是貫徹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創新、協調、綠色、開發、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所提出“適用、經濟、綠色、美觀”建筑方針的具體實踐,同時也是“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大工程之一。朱慶國認為,建筑設計應該把太陽能熱水系統作為建筑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設計的美觀性、適用性和經濟性應綜合考慮,生產廠家應提供更加優化的產品,努力做到產品的標準化和多元化,從而有利于太陽能與建筑相結合,加速太陽能產品在綠色建筑的推廣普及。
最后,朱慶國認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市場發展下滑,企業面對新的考驗和調整,更應該從地產商和消費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否則,好像以前那樣“地產商要的產品或系統,我們很多太陽能企業提供不了,而太陽能企業在做的,地產商不感興趣。”多年來,邁能研發的分體承壓壁掛式太陽能全夾套水箱、壁掛式方形搪瓷盤管儲熱水箱、相變儲熱夾套式水箱、全維微通道空氣能搪瓷儲熱水箱、外置式微控智循環全夾套水箱、光熱互補等系列產品就是為了解決消費者痛點,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
中國有句老話:“艱難困苦,玉汝于成。”行業處于困難時期,更能考驗一個企業的能力。這對企業而言也是成長的機會。邁能在堅守品牌和品質的同時,仍將會和光熱生產商、房地企業、設計院開展更多的跨界交流,同時對太陽能、空氣能等多能源組合,提供科學的整體解決方案和高效耐用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