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2016中國新能源海外發展聯盟年會在北京成功舉行。IMSIA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記者劉暢參加了此次會議。
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商務部投資促進局及亞洲相關國家駐華使館等單位領導應邀出席,來自水電總院、發改委能源所、國開行、可再生能源專委會、風能協會、國網能研院、三峽集團、國電集團、協鑫集成、天合光能、阿特斯、招商新能源、金風科技、明陽風電、陽光電源等常務副理事長單位代表,來自光熱聯盟、電建國際、葛洲壩國際、華銳風電、晶澳、隆基、英利、中興能源、恒聚等副理事長單位代表,以及來自東方電氣、維斯塔斯等合作伙伴單位代表出席年會并討論發言,中國新能源海外發展聯盟理事長朱共山代表聯盟致歡迎詞。
朱共山在致辭中指出,自中國新能源海外發展聯盟成立以來,聯盟在新能源產業海外發展中充分發揮交流、溝通及協調作用,引領新能源產業依靠科技創新,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成為助推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引擎。
中國新能源海外發展聯盟常務副理事長、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會長胡衛平指出,成立中國新能源海外發展聯盟,就是要強化抱團意識,避免單打獨斗,拓寬合作渠道,加強產能合作及產能對接。
中國新能源海外發展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世國在工作匯報中指出,聯盟要高起點、務實地推進相關工作,在為新能源企業搭建全球框架、提供增值國際管道、促進國際低成本優質供應及推進可信賴的中國跨國公司等方面做好服務。
會議期間,與會理事會代表就如何借助聯盟平臺,分別從太陽能行業發展、風電行業發展及新能源行業創新與國際化發展等議題,從新能源聯盟為政府及會員提供服務,重點是新能源產業國際發電能力建設服務、把握新能源國際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國際新能源投資環境分析、電站質量保險、海外投資風險管理及新能源投融資等方面進行了熱烈討論。與會理事會代表表示,聯盟持續推動中國新能源產業海外投資合作與可持續發展,并在協調政府相關部門,解決成員單位在海外發展中存在的難題,促進成員企業在海外發展中協同融合,搭建國際交流平臺,構筑新能源國際合作重要智庫,增進海外投融資交流,推動新能源裝備制業及標準“走出去”,促進中國新能源在國際產業鏈、價值鏈及供應鏈中的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積極實施可再生能源“走出去”戰略,并尤其注重與“一帶一路”倡議相結合。2015年,中國開展了8個可再生能源對外投資項目,每個項目的投資額均超過10億美元,當年中國企業可再生能源對外投資總額達200億美元。2016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對外投資比2015年增加了60%,共投資11個項目,總金額達320億美元,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預計2017年這一趨勢還將加劇。
隨著全球新能源產業與市場格局的深刻變化,特別是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及中國推進供應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聯合發展及創新發展已成為中國新能源產業浴火重生、再創輝煌的關鍵。中國新能源海外發展聯盟將著力打造2017第九屆中國國際新能源博覽會框架下的太陽能、風能、新能源汽車及核能等領域的國際合作交流平臺,通過促進中國國際新能源領跑者計劃、中國國際新能源優質供應商計劃及可信賴的中國新能源跨國公司促進計劃等重點項目為抓手,以會議、論壇、展覽展示、國別項目對接及落地等為載體,積極服務國家戰略,積極服務成員國際化發展,促進中國新能源產業在國際分工中開創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