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人妻av,我在野外截取一段视频,天堂网2018,少妇人妻呻呤

歡迎來到清潔供熱分會!
掃碼關注我們
您所在的位置:
【清潔供暖調查】山西:成本難題亟待破解
時間:2017-04-23 來源:中國電力報
分享到
  成本難題亟待破解

  ──山西廣靈生物質發電供暖調查

  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 記者 伍夢堯

  身處素有“煤炭之鄉”美稱的山西廣靈,卻放棄煤炭富集優勢,獨辟蹊徑地選擇生物質燃料,采用低真空循環水供熱方式進行余熱利用、清潔供熱。在國家力推北方地區清潔供暖的當下,山西廣靈長青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的運營模式是清潔供暖的“創新示范”還是難以復制的小眾樣本?

  “發展循環經濟,貢獻清潔能源。”汽車駛下高速,一路沿著這樣的標語,記者抵達了本次采訪的目的地──長青環保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青熱電”)。

  積淀:農業資源支撐供暖需求

  “作為廣靈縣唯一一家供熱企業,我們承擔了1.3萬戶百姓的冬季供暖任務。”長青熱電主管姜曉東表示。不同于傳統的火力發電廠,長青熱電主要采用農作物及農產品加工剩余物作為燃料來發電、供熱。

  這種利用生物質進行發電、供熱的模式在近年來日漸成熟。據統計,截至2015年,我國生物質能利用量約3500萬噸標準煤,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約1030萬千瓦,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約800萬噸,產業整體發展呈現良好勢頭。

  得益于廣靈縣雄厚的農業資源,長青熱電獲得了數量龐大、潛力巨大的燃料資源,得以滿足當地百姓的用電及冬季供暖需求。2013年9月,長青熱電耗資3.2億元建設的2臺12兆瓦空冷抽凝式汽輪發電機組正式投入運營。截至2016年末,其供熱面積已達192萬平方米,占到全縣總采暖面積的18.9%,范圍覆蓋縣城主要街道。

  采訪當日,在長青熱電的煙氣在線檢測系統監視屏上記者看到,每燃燒1噸生物質燃料,二氧化硫每標準立方米的實時排放量為22.16毫克,氮硫化物每標準立方米的實時排放量為82.6毫克,幾乎可與天然氣供暖機組的排放指標相媲美。據測算,相比于同等裝機的傳統火電廠,長青熱電每年排放的廢氣中可減少氮氧化物347噸、二氧化硫168噸、煙塵1334噸,環保性能表現亮眼。

  據大同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馬安全介紹,根據規劃,到2020年,廣靈縣將進一步減少農村土暖氣及小煤爐采暖,其集中供熱面積預計比2016年提升56.3%,總計達到300萬平方米。為推進這一目標的順利實現,長青熱電計劃再投資近億元增建1臺12兆瓦的生物質機組,以提升供熱能力、擴大供暖覆蓋面積。

  現實:“壟斷”企業遭遇力不從心

  盡管身為廣靈縣城的唯一一個集中供暖熱源,長青熱電的處境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得意。

  “利潤?能維持生存對我們來說就已經算是不錯了!”談及廠里的經濟狀況,姜曉東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以2016年的經營狀況為例。2016年,長青熱電年發電量1.56億千瓦時,實現產值9245萬元;集中供熱量97.6萬吉焦,實現產值2161萬元,兩部分合計總產值約11406萬元。對于年生產總值20余億元的廣靈縣來說,這筆收入可謂不菲。

  然而,這份看似可觀的收入背后,尚未形成完整商業化規模的采購環節,導致其成本開支同樣令人咋舌。

  在進行生物質收購時,長青熱電采取的是企業—經紀人—農戶的三級聯動模式。“通過經紀人挨家挨戶收購、打捆、運輸,原本每噸60元的玉米秸稈等作物價格一般會暴漲到原來的5倍以上。”姜曉東的語氣中流露出了幾分無奈。一方面,農戶對外來商家具有戒備心理,而經紀人大多就是身邊的鄉親,更易完成交易。另一方面,生物質燃料屬于季節性收購,廠里一般不會設置專人負責,為了節省人力成本就只能依靠“經紀人”。在這種情況下,盡管燃料收購溢價驚人,廠里也只能照單全收。

  據統計,2016年,長青熱電共收購玉米芯15.1萬噸,合計總價約5406萬元;收購雜木、建筑垃圾等5.521萬噸,總價約2722萬元;收購玉米秸稈5.003萬噸,總價約1821萬元。三項主要燃料收購成本合計9949萬元,占整個收益比重的近90%。

  水漲船高的生物質收購價格,逐年上漲的人工費和機械費,接近赤字的財政預算……龐大的成本支出重重地壓向了企業前行的腳步。

  通過查詢相關文件,記者發現,在2016年8月下發的第六批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中,“廣靈縣長青環保能源大同玉米秸稈24兆瓦直燃發電工程”作為生物質能項目被列入山西省補貼名單之內。然而,在第五批項目補助尚未完全發放的情況下,這筆不知何時才能到來的津貼支援,對于改善企業經營來說便多少有些遠水難解近渴。

  記者從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了解到,目前,近70%的生物質電廠面臨成本難題,龐大的燃料費用基本可與生物質發電產業的天然優勢相抵,企業發展進退兩難。2016年底印發的《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也明確指出,分布式商業化開發利用經驗不足,急需探索就近收集、就近轉化、就近消費的生物質能分布式商業化開發利用模式。

  趨勢:行業發展迎來有力拉手

  “是否可以在政策上給予清潔能源供暖更多支持?”在一場有關山西省清潔能源利用情況的座談會上,這樣的話語頻頻出現在企業代表的口中。

  談到未來發展規劃,難展拳腳的發展環境也在姜曉東的眉頭上打下一個深深的結。就發展規劃中長青熱電的兩項主要工作項目──機組增建和管道更新而言,其真正落地實施都沒有那么容易。首先,廣靈縣老城區的部分管網使用年限已超過15年,處于超期服役狀態,光靠企業一家難以承擔這筆不算輕松的管網更新經費,需要政府給予更多支持。其次,長青熱電的裝機量已接近限值,進行機組擴建需要經過政府相關部門的層層審核批準,還有很多具體細節需要逐步落實。

  參與座談會的業內專家表示,從整體來看,山西省推行清潔供暖要優先選擇存量項目。采用這種方式,一方面邊際成本較低,減少企業和政府的財政壓力;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同時,山西應以熱電聯產作為提升供熱能力的主要方式。政府相關部門需發揮橋梁作用,統一協調可再生能源企業及供熱企業簽訂協議,積極促成電量交易。電網公司進一步降低輸配電價,保證供熱電價維持在0.15元/千瓦時的水平,以促進電能替代。唯有通過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促進山西省能源發展多頭并進,在提高全省供熱能力的同時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真正推動能源結構轉型。

  近年來,山西省在推行清潔能源供暖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馬安全告訴記者,就目前的發展情況而言,廣靈縣生物質供暖日漸走上正軌,大同采煤沉陷區擬建成40萬平方米的地熱供暖系統,靈丘縣正計劃建設40萬千瓦風電示范項目以消納更多風電電量并解決更多百姓供熱問題。

  據《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我國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500萬千瓦,年發電量900億千瓦,生物成型燃料年利用量3000萬噸。與現有發展水平而言,產業具有較大發展空間,呈現良好勢頭。

【稿件聲明】:
文章轉載自合作媒體或其它網站,僅為傳播信息,不意味著贊同文中的觀點或證實文中的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盡快刪除。本網站標注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CCMSA清潔供熱分會。

CopyRight 2022 清潔供熱分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4290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