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區農村能源工作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央和自治區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中央1號文件精神、全區農業農村局長會議精神,堅決落實廳黨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和農村廁所改造驗收,強化沼氣設施安全處置,提高沼氣工程產出效益,推廣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探索清潔能源供暖,加快農村能源高質量發展,助力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
一、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
(一)制定村莊清潔行動技術指引。以"干干凈凈迎小康"為主題,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做好村容村貌提升技術性研究和人員培訓,制定村莊清潔行動技術指引,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確保村莊干凈、整潔、有序,推動村莊清潔行動常態化、制度化、持續化。
(二)加強示范引領和督導檢查。總結各縣(市、區)村莊清潔行動好的做法,提煉典型經驗,推廣成熟模式,匯編全區村莊清潔行動的典型案例,通過示范引領、以點帶面,整體推進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堅持明查、暗訪、考核相結合,每季度督促檢查一次,每半年回頭看一次。
二、嚴格農村廁所改造檢查驗收
(三)完成2019年農村廁所改造驗收。依據《寧夏農村廁所改造項目考核驗收辦法》等規定,按照10%抽查比例,對2019年石嘴山市、銀川市、中衛市等12個縣(市、區)76290戶廁及178座公廁改造進行驗收,實地抽查做到所有鄉鎮、改廁模式、產品類型、施工企業全覆蓋。
(四)做好農村廁所改造督查整改工作。重點對改廁選址、產品質量、施工質量、安裝規范、中標產品及用戶滿意度等方面進行檢查,對檢查和驗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并跟蹤督導落實,確保工作進度和改廁質量。
三、加強農村沼氣工程技術服務
(五)強化工程運行與能力提升。對具有正常使用潛力的沼氣工程設施,加強技術指導,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做好改造提升和維修維護,穩定發揮效益,拓展沼氣和生物天然氣利用渠道,提高沼氣工程的使用率。協調沼氣發電上網、生物天然氣并入燃氣管網、用電用地和稅收優惠等政策落實,爭取已有政策的落實。
(六)做好農村沼氣設施報廢處置。對不具備修復和利用價值的農村沼氣設施,制定工作方案,指導各縣(市、區)、業主、農戶科學分類處置,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農村沼氣設施安全處置工作的通知》和《寧夏農村沼氣設施安全處置辦法》,做好回填等報廢處置,建立報廢臺賬,消除安全隱患。
(七)加強沼氣安全生產管理。農村能源監管部門要落實安全監管責任,加大技術指導。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配齊安全消防設施設備,嚴守操作規程,定期檢修維護生產設備,建立巡查機制和記錄臺賬,完善應急處置預案。指導用戶按照規范安全使用沼氣,確保安全生產各項措施到位。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
四、推動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八)發展沼氣綜合利用技術。以沼氣工程為紐帶,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主推農業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循環利用技術,沼渣沼液施用技術,沼液復合微生物肥施用技術,在沙坡頭、金鳳、青銅峽、鹽池等地選擇四處沼氣工程,推動沼渣沼液高質利用,年處理畜禽糞污20萬噸,年產商品性沼肥2萬噸,助力生態循環農業發展。
(九)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探索農作物秸稈還田離田利用有效模式,提高農作物秸稈能源化利用率。引導支持生物質燃料清潔供暖,加工生物質成型燃料2萬噸,在鄉村公共建筑、農村社區、農戶等推廣生物質燃料取代燃煤鍋爐,供暖面積達到15萬平方米,改善農村大氣環境和人居環境。結合沼氣供氣供熱和太陽能利用、電能利用等技術模式,建設農村能源多能互補、清潔取暖示范村。
五、著力提升從業人員綜合素質
(十)做好可再生能源統計監測分析工作。組織好"農作物秸稈臺賬"填報和統計監測分析。做好農村可再生能源統計上報和秸稈資源臺賬建設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規模化沼氣工程、生物天然氣工程、戶用沼氣項目基礎數據信息。
(十一)加大政策法規宣貫培訓。強化宣傳引導,組織農村能源監管人員、沼氣工程從業者、村莊清潔行動和農村廁所革命--鄉村明白人,對國家有關政策法規、技術標準、操作規程進行業務培訓,提高各級各類人員的管理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更好地為企業、基層、農民群眾服務。
(十二)做好農村能源信息報送。認真總結農村沼氣工程、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生物質燃料清潔供暖、太陽能光熱資源利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和農村廁所改造好的經驗和做法,及時報送農村能源行業動態信息,營造全社會關注農村能源、支持農村能源工作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