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20日)獲悉,今年底石景山區將基本建成無煤區,成為全市第三個無煤區。該區還有9600多噸民用散煤和1.3萬噸的非正規燃煤設施用煤,接下來將通過壓減非正規燃煤設施、實施棚戶區改造、大雜院清理整治和“煤改清潔能源”等措施進行化解。預計到2017年年底,石景山區空氣中的PM2.5年均濃度力爭下降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
煤改電夜間電價每度1毛錢
昨天上午,北青報記者來到石景山區模式口社區。去年,這里有1200多戶居民完成了“煤改電”。
年近七旬的李大爺打小兒就居住在模式口社區,去年入冬以來,他第一次用上了電采暖,最大的感覺就是省事兒了。
李大爺家的小煤爐還沒來得及拆掉,以前每到冬天,他要囤至少3噸煤。除了往爐子里添煤,隔兩三天還要鏟一次爐灰,足有四五十斤。
去年春天,金頂街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開始宣傳“煤改電”。電力設施改造是免費的,居民只需要花錢買電暖器。居民購買時,只需支付電暖器標價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由市區財政承擔。
電價也是有補貼的。電力公司給出的是“峰谷”電價,白天每度電0.4883元,晚上21點到次日凌晨6點,每度電0.3元。在夜間優惠時段,市區兩級財政還要再補貼三分之二,實際上居民用電僅為每度0.1元。
年內全面完成燃煤壓減工作
石景山以前是傳統的重工業區,在為北京經濟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扣上了環境污染大戶的帽子。數據顯示,以2005年為例,當年年耗煤量超過1000萬噸,占全市燃煤總量的三分之一。
石景山區區長夏林茂昨天透露,近三年來,石景山區對2809戶居民進行了“煤改電”,再加上城市化改造和拆除違建等工作,全區累計壓減燃煤2.3萬噸。
目前石景山區還有9600多噸民用散煤和1.3萬噸的非正規燃煤設施用煤,當地將通過一系列措施,力爭今年年底全面完成燃煤壓減工作任務。屆時,石景山區將基本建成無煤區,成為北京市繼東城、西城之后全市第三個無煤區。
兩年內拆除524個低端大雜院
今年上半年,石景山區空氣中PM2.5累計平均濃度為70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2%;與2013年相比,下降35.4%。預計到2017年,石景山區PM2.5年均濃度力爭達到每立方米60微克左右。
為了實現目標,從去年起石景山區計劃利用兩年時間,清理整頓524個大雜院。截至6月底,石景山區共淘汰老舊機動車6087輛,提前半年超額完成全年5500輛的任務,居全市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