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亞對太陽能的需求一直顯而易見,根據清潔能源監管署(CER)提供的數據,截至2020年底,全澳已安裝超過266萬套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總容量超過10 GW。然而,這一安裝速度已經引起了人們對澳大利亞報廢太陽能光伏系統進行回收與盡量減少環境影響的關注。
雖然太陽能組件的設計壽命平均長達25年,但它們最終會變得效率低下,需要更換。越來越多的行業專家開始提出這個問題:當太陽能組件面臨退役時該如何處理?
南澳大學(UniSA)的Peter Majewski教授表示,據估計,到2035年時將有超過10萬噸太陽能組件進入澳大利亞的廢棄物流。新南威爾士州環境保護局(EPA)預測,到2025年,僅新州一地每年就會產生3,000到10,000噸廢棄的太陽能面板和電池儲能系統。這一數字還將在2035年增加到每年4萬至7.1萬噸。
Majewski正領導UniSA未來產業研究所(FII)的研究工作,以便幫助建立澳大利亞光伏產業的生命周期管理計劃。他說,當務之急是在太陽能廢棄物數量達到峰值之前,早早就制定出報廢戰略。
“我們尚有時間就此開始規劃并確保流程部署到位,但我們必須現在就開始行動,因為實施正確的做法可能需要一些時日,”他主張,“在澳大利亞,油漆和輪胎等產品都有很好的管理計劃,我們希望看到太陽能行業也有類似的體系,將處置過程作為產品生命周期的一個組成部分進行預先規劃。”
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承認的確存這方面的擔憂,并提供200萬澳元(合150萬美元)撥款,作為國家產品管理投資基金的一部分,用于制定并實施一項由行業主導的光伏系統產品管理計劃。預計該計劃將鼓勵整個光伏供應鏈共同承擔責任,管理光伏組件在其生命周期中的影響,并支持發展高效和創新的國內光伏回收行業。
雖然退役的太陽能面板相對安全穩定,但被歸類為電子垃圾,這意味著它們不能在維多利亞州進入垃圾填埋場。隨著其他州可能會出臺類似的禁令,顯然需要制定出其他的解決方案。太陽能行業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是光伏板的回收價值低,再加上目前現有的收集和回收工藝對能源的要求很高。
Majewski透露,“按照目前的市場價值,每塊面板中可回收的材料價值才5澳元多一點。雖然這個低價值問題,最終會在一定程度上被面板數量巨大所抵消,但目前,我們不能指望僅靠市場力量來推動回收,而是需要投資建立一套廢棄物管理計劃,并改進這個過程里能夠采用的技術。”
UniSA團隊目前正致力于制定光伏報廢問題的政策和技術解決方案,Majewski認為,結合這兩個層面將是得出成功的管理計劃的關鍵所在。
他表示,“圍繞收集和回收目標的監管將對于最初推動這一進程至關重要,但開發出最理想的處置技術也是必不可少的,這甚至可能會影響制造技術以及一開始用于面板的材料內容。”
光伏報廢管理并不是可再生能源行業面臨的唯一挑戰,風力渦輪機的葉片也存在類似的處置問題——葉片體積巨大,回收難度也眾所周知地艱巨。
Majewski解釋說,“這些葉片與一架客機機翼大小相當,而且本身就是為了抵御颶風而建造的,所以當它們在生命周期結束時便成為一個很大的回收挑戰。與太陽能面板一樣,這種處置挑戰需要規劃和準備工作。但如果有了正確的處理方式,并非是注定無法克服的問題。我們正著手研究這些葉片退役時如何處理的戰略。”
作者:BLAKE MATICH 編譯 陳講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