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環境方案公司智能能源業務推進部部長北村常弘登臺介紹了松下發展住宅用創能蓄能系統的舉措。過去,住宅用蓄電池的需求主要是以停電等情況下使用的應急電源,今后,以削減電費為目的的采用預計將會增加。“太陽能+蓄電的時代即將到來。到2016年以后,相比停電需求,經濟效益需求將會成為帶動住宅用蓄電池市場的主力”。
松下預測經濟效益(削減電費)將會成為主要需求的理由有以下3個:(1)對今后電價飆升的擔憂;(2)在平抑光伏發電的輸出功率時蓄電,減少浪費;(3)在未來售電價格降低后,主要用于自家消費。不論哪種情況,通過組合光伏發電和蓄電池,隱憂和課題均可得到解決。 說明會上,松下舉例說明了通過組合使用光伏發電系統和蓄電池,可以提高家庭用電的自給率。比如,標準用電量的家庭(平均499kWh/月)在只使用光伏發電系統時,自給率為34%,而組合使用5.6kWh的蓄電池后,自給率預計為60%,組合11.2kWh的蓄電池,自給率有望提高到86%。“與單獨使用光伏發電相比,自給率大幅提高。到售電價格下跌的時候,這種能夠自給自足的系統將會大受歡迎”(北村)。按照松下的設想,隨著今后售電價格逐漸走低,到2019年前后,認為“出售不如自給自足”的消費者將會成為主流。
對于并設光伏發電系統和蓄電池的用戶,松下推薦使用混合型功率調節器(逆變器)。與太陽能和蓄電池各自配備逆變器相比,使用混合型逆變器可使總成本減少1成,而且能源轉換損失少。松下于2012年推出了混合型逆變器“PowerStation”,在2015年2月發布了第3代產品。
松下表示,混合型逆變器的優勢在于能夠按照目的,在多種工作模式中進行選擇。例如,在“費用優先模式”下,系統會使用低廉的夜間電力充電,在白天使用儲存的電能,以節約電費。而在面向自給自足的“環保優先模式”下,光伏發電的剩余電力將儲存到蓄電池中用于日常生活,以減少從電力公司購電。北村介紹說,“本公司的PowerStation的優勢是在切換模式時,能夠實現太陽能、蓄電池等能源的優化組合,達到高效運行”。
松下表示,在逆變器內部為光伏發電和蓄電池分別設置最大效率不同的DC-DC轉換器,以及控制“DC總線”算法等方面的改進,是提高效率的重點,但并沒有透露詳情。該公司還認為,今后還可與純電動汽車(EV)等組合,靈活運用EV的蓄電池,實現高效利用能源的系統。
松下還主張,蓄電池向家庭普及,將是未來作為分散電源系統,控制電力公司和地區的電力需求波動的重要條件。“不只是電力公司方面,集中控制家庭等需方設置的蓄電池,有助于系統的穩定化。對雙方都有好處”(北村)。 松下立足這一觀點,已于2015年6月宣布進軍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的住宅用鋰離子電池市場。將與澳大利亞的電力零售公司合作,在2015年內啟動驗證電力系統減負效果的實驗項目。“除此之外,還要關注歐洲各國及世界其他地區運營商的動向”(北村)。該公司還打算在今后擴大蓄電池在海外的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