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正式終止中國光伏反傾銷調查
2014年5月份,澳光伏面板制造商Tindo制造公司(Tindo Solar)指控中國生產商以低于其國內市場價格或低于成本價的出口價格在澳銷售晶體硅光伏組件或面板,對本土產業造成沖擊,對澳光伏制造產業造成顯著損害。澳大利亞反傾銷委員會(AADC)隨之展開對華光伏產品的反傾銷調查。
有相關數據顯示,中國進口光伏面板在澳面板市場份額已達80%,澳洲光伏產業每年為中國出口商創造的銷售收入約5億澳元(約合人民幣22.7億元)。一旦調查的結果是確定反傾銷,這將給中國的光伏產業又一次迎頭痛擊。不過,經過將近一年半的調查,AADC調查顯示,無錫尚德(Wuxi sunTECH)傾銷幅度排在首位,達到8.7%,其次分別為天合光能(Trina Solar)、RESidual ExPorters、中盛光電(ET Solar)和昱輝陽光(Rene Sola),相應傾銷幅度分別為4%、.9%、3%和2.1%。
日前,AADC發布正式聲明:鑒于中國進口的晶體硅光伏組件對澳大利亞光伏(PV)產業造成的損害或阻礙“微不足道、可忽略不計”,“以上傾銷水平所造成的影響均可忽略”。Tindo Solar之所以提出控告,這大概和它是是澳洲唯一一家光伏面板制造商的身份不無關系。據悉,此前AADC于2015年4月完成初審發現,中國產品傾銷差額相對較小、對產業所造成的沖擊可忽略不計,并提出了終止調查的建議。澳媒ACBNews也發布報道稱,澳多數業內人士認為該項反傾銷調查“耗資費力且缺乏必要性”,而AADC所做的終止調查決定也獲得了澳洲清潔能源委員會(CEC)的支持和贊賞。
CEC政策部理事格萊德曼(Darren GLadman)表示,對本次反傾銷案終結的正式聲明感到高興,該聲明“將近18個月籠罩在全澳光伏產業的不確定性根源徹底鏟除”。格萊德曼指出,貿易自由化是一項重要工程,可為本土消費者創造更廣泛利益。對澳居民而言,反傾銷稅將提升太陽能產品價格,而對銷量產生消極影響,最終會抑制澳洲光伏產業的發展。
【稿件聲明】:
文章轉載自合作媒體或其它網站,僅為傳播信息,不意味著贊同文中的觀點或證實文中的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盡快刪除。本網站標注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CCMSA清潔供熱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