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所做的報告全面闡述了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部署。可再生能源在綠色發展中肩負重要歷史使命。
1月8日,以“創新驅動太陽能中溫熱利用發展”為主題的2018太陽能中溫熱利用技術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大會旨在通過與會產學研專家研討,探討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力的太陽能中溫熱利用產業發展之路,以太陽能清潔熱能應用助力綠色發展。

圖1、會議現場
本次大會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主辦,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熱利用專業委員會、《太陽能學報》、《太陽能》雜志共同承辦,得到了全國太陽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國家太陽能熱水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節能協會太陽能專業委員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藏區、西北及高原地區利用可再生能源采暖空調新技術”項目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近零能耗建筑技術體系及關鍵技術開發”項目組得大力支持。此次會議也是慶祝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成立40周年舉辦的第一場紀念活動。
據了解,本次大會是國內第一次聚焦太陽能中溫熱利用的專業性技術會議。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加平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譚天偉教授、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李寶山副理事長、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宋敏主管、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祁和生秘書長、清華大學殷志強教授、北京工業大學馬重芳教授、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專業總工徐偉研究員、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宏慶總工、上海交通大學王如竹教授、中國科技大學季杰教授、中科院電工所王志峰研究員等領導和專家學者出席了大會,大會報告內容豐富、充滿新意、深入細致、產學研融合、針對性強、精彩紛呈,包括專家、企業家、研究生、大學生逾200多位代表與會。
國際知名太陽能熱利用專家—美國加州大學太陽能研究所羅蘭.溫斯頓(Roland Winston)特向大會發來賀信,他說“美國加州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是以在全世界范圍推廣太陽能應用作為初心而成立的,我們研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聚焦于太陽能中溫熱利用。這一會議在一個關鍵的時間在中國召開,昭示著太陽能界發展一個新里程碑。太陽能中溫熱利用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亟待研究者、工業伙伴、政策制定者和金融界共同合作,以迎接面臨人類的共同挑戰”。

圖2、劉加平院士作報告
劉加平院士在《建筑節能與太陽能利用》的報告中指出:建筑是能源消耗的重要載體,約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0%。目前,我國建筑運行商品年能耗總量為8億噸標煤,如果不控制建筑總面積和推廣節能建筑,則總能耗有可能超過10噸標煤。理論上,建筑用能都可以通過太陽能提供,其中太陽能提供生活熱水或部分提供,全國各地不分季節基本上都可以實現,但是,在工程上要實現主被動太陽能供暖和太陽能制冷,以節約建筑采暖和空調能耗,則需要通過技術經濟分析來確定。

圖3、譚天偉理事長作報告
譚天偉理事長結合其專業研究領域發表了《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補驅動綠色生物煉制》主旨演講。他表示,比如化學工業和生物質煉制過程一樣消耗能源,但目前仍主要采用傳統能源。可再生能源電力、熱能與生物煉制過程具有較高匹配度,諸如太陽能蒸汽驅油技術、可再生能源用于生物質煉制熱能供應,以及CO2固定和還原提供驅動力,聯合利用可再生能源進行鄉村地區供暖/能等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可再生能源應用新技術需要突破,以推動高效儲能載體和儲能技術的開發,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補系統構建模式和與生物煉制系統耦合,高效能量轉換技術如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發展。
可再生能源利用不局限于電力應用,還存在熱能等其它多種利用方式。作為可再生能源應用的一個重要分支,太陽能熱利用可分為低溫、中溫、高溫三大應用領域。太陽能低溫熱利用的主要形式是太陽能熱水器及熱水工程,已經實現了規模化發展;太陽能高溫熱利用主要應用于熱發電。
據專家介紹,中溫熱利用是介于低溫、高溫中間,尚待深入開發的新領域,特別在太陽能供熱制冷、太陽能工農業用熱、太陽能海水淡化等方面,由于其涉及的領域最廣,潛力最大,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國家能源局在《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因地制宜推廣太陽能供暖制冷技術,在東北、華北等集中供暖地區,積極推進太陽能與常規能源融合,采取集中式與分布式結合的方式進行建筑供暖;在集中供暖未覆蓋地區,結合當地可再生能源資源,大力推動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鍋爐等小型可再生能源供熱;在需要冷熱雙供的華東、華中地區以及傳統集中供暖未覆蓋的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重點采用太陽能、地熱能供暖制冷技術。鼓勵在條件適宜的中小城鎮、民用及公共建筑上推廣太陽能區域性供暖系統,建設太陽能熱水、采暖和制冷的三聯供系統。2018年8月27日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住建部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通知,繼第一批12個試點城市后,又有23個城市入圍第二批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名單,將獲得中央財政支持,太陽能熱利用在清潔采暖中具有可挖掘的應用潛力。
在兩天會議期間,專家在太陽能集熱技術最新進展、儲能技術進展、太陽能中溫熱利用技術研究與市場化發展、太陽能中溫熱利用在工農業及建筑供暖和空調中的應用、高溫平板集熱技術、跨季杰蓄熱集中供熱技術、太陽能供暖制冷技術、太陽能中溫標準的國際化、檢測與應用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會代表表示,報告水平高、接地氣,參會收獲良多,受益匪淺,希望參加下一屆大會。
最后,大會舉行了頒獎儀式。殷志強、馬重芳、李申生、鄭瑞澄四位老專家獲得了“杰出貢獻人物獎”,為太陽能中溫熱利用相關的12個技術與工程項目頒發了創新獎,11篇論文獲得了優秀論文獎,獲獎論文將被推薦到《太陽能學報》《太陽能》雜志在6個月內優先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