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人妻av,我在野外截取一段视频,天堂网2018,少妇人妻呻呤

歡迎來到清潔供熱分會!
掃碼關注我們
您所在的位置:
制造商還是集成商 光熱如何轉戰城市?
時間:2011-07-20 來源:imsia
分享到
專訪住建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梁俊強

當前,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是擺在眾多太陽能熱利用企業面前的一道坎。不做,意味著企業將喪失未來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做,又面臨著從制造商向系統整合商的轉型困局。

今年以來,國內眾多太陽能熱水器企業有點苦悶:下鄉政策效應減弱、市場需求下滑、農村競爭白熱化、面向城市轉型不力,原來那種依賴農村市場滋潤存活的好日子走到頭了。

對于國內眾多的太陽能熱利用企業,到底能否在太陽能建筑一體化中確立自身的優勢、謀求市場話語權?對于習慣了熱水器制造的企業,又如何快速切入建筑領域找到太陽能融合的突破口?未來國家政策層面對于太陽能建筑一體化融合又將會有哪些變化?帶著上述問題,日前,《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梁俊強。

政策支持逐年加大

在國家《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要重點發展太陽能熱利用的目標,在城市推廣普及太陽能一體化建筑、太陽能集中供熱水工程,并建設太陽能采暖和制冷示范工程。在農村和小城鎮推廣戶用太陽能熱水器、太陽房和太陽灶。預計到2020年,全國太陽能熱水器總集熱面積達到3億平方米,加上其它太陽能熱利用,年替代能源量達到6000萬噸標準煤。

對此,梁俊強告訴記者,“從2004年開始我國將建筑節能上升到國家層面來推動,從修訂《節能能源法》、制定頒布《民用建筑節能條例》、推出《可再生能源法》,國家率先從法律法規等制度入手,分別從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建筑用能系統運行三個角度,推動建筑節能。”

近年來,住建部、財政部圍繞《可再生能源法》推出“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鼓勵和推動地方政府在建筑中統一設計、規劃應用太陽能光熱系統。梁俊強表示,“十二五”期間,國家對于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發展還將加大政策推廣力度,從原來有項目示范向城市農村縣等區域示范升級過程中,還將進一步擴大示范城市的數量。”

2009年,財政部、住建部聯合頒布針對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兩份文件,一份是加快推進農村地區應用,一份則是城市示范實施方案。2011年,兩部委再度發布“進一步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通知”,明確到2020年實現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領域消費比例占建筑能耗的15%以上。

對此,梁俊強特別強調,太陽能企業在推動太陽能建筑一體化過程中,要注意對政策的關注度和把握度,因地制宜積極參與到各個地方政府的規劃中,通過發展集中連片項目達到示范效應。近年來,在海南、江蘇、浙江、深圳等地方政府強制性要求在12層以下住宅中必須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均表明了政府的支持力度。

突破傳統思維觀念

今年,中央提出將在今明兩年全國各建設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未來5年要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萬套。這一政策的發布,再度攪熱了國內太陽能光熱企業參與建筑一體化發展的熱情與動力。力諾瑞特、太陽雨等企業也明確提出,要充分利用保障性住房的契機,大力推動建筑一體化應用。

對此,梁俊強表示,“全國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肯定是需要大量采用環保的材料、設備,特別是在太陽能等新能源的應用機會很多,但需要根據各個地方政府的規劃,有條件地參與進去。”

不過,當前一些太陽能企業在思路和觀念上的問題,引起了梁俊強的擔憂,“太陽能企業對于產業的理解還需要進一步突破,特別是在與建筑融合中,不能只是熱水器,而是熱水系統。很多企業身上的工業品生產商烙印太重,這會影響到太陽能光熱企業在建設領域的發展。另外,各類建筑設計院對于新能源與建筑一體化應用的了解、認知度還不夠高,也會限制整個產業融合趨勢。”

梁俊強認為,“問題的根源在于,企業如何從工業品制造商向能源服務方案提供商的思維轉變,不能只停留在制造環節,而是要貼近建筑開發商,向方案設計、產品安裝、售后服務等一整套流程完善,要形成自己的競爭力和競爭體系。”

未來發展,太陽能企業一定要“以需求為主導,向從建設單位、房地產開發企業解決熱水供應的角度出發,向他們提供真正需要的系統解決方案和配套服務”。這樣,才能夠破解當前制約太陽能光熱與建筑一體化應用的瓶頸。

梁俊強則建議,“太陽能企業不一定能全面進入設計安裝領域,但可以通過資本動作,收購一些小的設計單位,組建建筑安裝公司。涉足產業最上游,擁有建筑設計院,主動為一些房地產開發商提供專業化的施工設計圖紙,還可以提供自己的專業建筑安裝隊伍,提供個性化服務”。

打造太陽能產業龍頭

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應用過程中,梁俊強指出,從整個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太陽能光熱行業需要出現幾家龍頭企業,形成對擁有左右市場發展、定義市場游戲規則的能力,形成產業發展的標桿效應。

近年來,招商、萬科都提出了“綠色地產”的發展方向,這意味著我國的新能源企業未來發展空間還很大。梁俊強指出,對于眾多太陽能企業而言,核心是把握市場的需求變化,擁有強大的供給能力以及對需求的把握能力。

“特別是在企業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思路還可以再開闊一些。目前,熱水器只是提供低品位能源,生活用熱水為主導。未來,可以考慮為城市供暖制冷,甚至還可以發電成為動力源。除了賣系統,提供設計安裝等服務外,也可以考慮面向整個建筑的能源投資,借助資本手段投資整個建筑項目介入到物業管理中,與房地產開發商進行戰略分工,承擔一部分房地產開發商的職能。可以是‘先收費、后免費’的模式,也可以是‘產品免費送服務收費’的增值模式。”梁俊強坦言,對于我國太陽能光熱企業,未來在建筑一體化融合的空間巨大,但一定要貼近社會的實際需求。
 

【稿件聲明】:
文章轉載自合作媒體或其它網站,僅為傳播信息,不意味著贊同文中的觀點或證實文中的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盡快刪除。本網站標注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CCMSA清潔供熱分會。

CopyRight 2022 清潔供熱分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4290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