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人妻av,我在野外截取一段视频,天堂网2018,少妇人妻呻呤

歡迎來到清潔供熱分會!
掃碼關注我們
您所在的位置:
光熱發電爆發前夜:國企向左 外資往右
時間:2011-10-29 來源:imsia
分享到
寧夏鹽池茫茫的荒漠草原上,亞洲首座槽式太陽能—燃氣聯合循環(ISCC)發電站近期破土動工。

以內蒙古鄂爾多斯(600295,股吧)5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為起點,不到十個月的時間里,各地就有近400兆瓦的電站項目相繼啟動。由五大發電集團為首的電力巨頭領軍,光熱發電市場或將在繼風電、光伏之后,上演一場新的“大躍進”。而面對這個預期總量近百億元的市場,外資的態度卻大相徑庭。

明年爆發百億市場

由2011年1月首個光熱發電項目內蒙古鄂爾多斯50兆瓦槽式太陽能熱發電(以下簡稱光熱發電)項目開標至今,國內光熱發電市場已是“如箭在弦”。

從電站開發到相關設備的產業布局,國內的電力巨頭們和設備制造商均開始加緊部署。

據了解,中海陽新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陽)在成都投資的光熱發電設備生產基地,由2011年4月份啟動至今,一期工程項目投資將由原計劃的5億元追加到10億元,而原計劃滿足800兆瓦光熱電站建設需求的規劃產能,也將翻一番,滿足1.5到2吉瓦(1500兆~2000兆瓦)電站建設的市場需求。

“現在我們跟很多家能源企業都在談合作,相關部件生產出來以后市場會很好。”上述中海陽相關負責人信心滿滿。據介紹,中海陽跟五大電力之一的發電企業將會有一個深度合作,預計將在青海建設一個規模至少100兆瓦的光熱電站,上述發電企業負責做項目管理和投資,中海陽負責設備供應和技術提供。

而除了中海陽之外,皇明、力諾、中航通用等企業也紛紛加快了產業鏈布局。

“我們的生產基地項目建設預計竣工,2012年上半年開始生產設備的安裝,下半年開始生產并供應產品,這樣的發展步調跟目前國內電站項目開工和市場需求是基本吻合的。”中海陽董事長薛黎明判斷,隨著設備的國產化、技術的準備、發電的電價以及業主的資金相繼到位,到2012年下半年國內光熱發電項目才會進入實質性的開工階段,且在青海、新疆、內蒙古、寧夏等西北地區,會有幾個由五大電力公司主導、單體規模都在50兆瓦以上的大項目開工。

因此,根據目前已進入前期籌備的項目情況,有業內人士預計,2012年光熱發電市場規模至少在300兆瓦,甚至可能達到1吉瓦,由此按照每千瓦3萬元左右的投資成本推算,屆時將形成超過100億元投資總量。

五大國企電力布局光熱

2011年6月國家發改委頒布實施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鼓勵類新增的新能源門類,太陽能光熱發電被放在了首要位置。而更有消息稱,在即將出臺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太陽能熱發電目標為2015年裝機達100萬千瓦,并在2020年達300萬千瓦。

各大電力集團均已開始謀劃光熱發電項目,市場的發展將會遠遠大于國家規劃目標。

據了解,以國電、大唐、華電、華能、中電投這五大電力集團為首的發電企業,都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團隊涉足光熱發電,而且在青海、寧夏等地一些項目已經進入實質性的前期準備階段。

2011年1月,以內蒙古鄂爾多斯50兆瓦發電項目開標為起點,大唐集團和皇明綁定的聯合競標體以0.93元每度的最低價成功中標,中國光熱發電之門正式開啟。隨后短短幾個月間,中電投在青海格爾木、華電在甘肅金塔、中廣核在青海德令哈、哈納斯在寧夏鹽池均有50兆瓦甚至100兆瓦的光熱發電項目相繼啟動。而其中青海由于光照資源條件優勢突出,被認為是最適宜建造光熱電站的地區,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對此,華泰聯合證券新能源與設備行業分析師王海生對《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表示,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建和規劃的光熱發電裝機容量在2015年前會超過3吉瓦,孕育著巨大的投資機會。

低電價成為發展瓶頸

據了解,2011年年初開標的內蒙古鄂爾多斯50兆瓦光熱發電特許權招標項目,至今遲遲未動,據知情人士透露,該項目目前還處于設計階段,由于目前內蒙地區已經上凍,估計2011年內開不了工。

“項目近期才通過發改委的核準,開工沒有那么快,之所以過程拉得比較長一個是因為項目單體規模大,同時又是國內第一個項目,而且關鍵設備沒有達到國產化水平,成本降下不來,所以節奏控制得比較穩。”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規模高達16億元,每千瓦投資成本高達3萬元,是目前光伏發電項目投資成本的近三倍。

而且,該項目招標時每度0.93元的中標價格,被業界稱為賠本賺吆喝。對此,作為聯合中標企業皇明的一位相關負責人坦言,作為核心部件供應商,對國內第一個特許權招標項目確實作出了讓步,企業毫無利潤可言,甚至要承擔一定的虧損。

在業內人士看來,即使考慮國產化程度可以降低成本的因素,國內的光熱發電電價也應該在每度2元左右。

德國太陽千年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內蒙古鄂爾多斯50兆瓦項目的中標電價,估計會成為之后項目電價的一個標桿。“但這么低的電價讓國外相關設備企業參與的空間很小,因為目前的電價水平很難承受國外的產品價格。”

“光熱發電盡管前景廣闊,但投資規模大、收益率難測,只有具備資金、技術實力和風險承擔能力的企業才會做。”一位業內人士預測,這塊市場最終將是國企的天下。

作者:李桂琴

【稿件聲明】:
文章轉載自合作媒體或其它網站,僅為傳播信息,不意味著贊同文中的觀點或證實文中的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盡快刪除。本網站標注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CCMSA清潔供熱分會。

  • 相關文章:
    • 近日,2010中國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湖南沅陵召開,光熱發電成為與會人士探討的熱點話題。從“國內首個光熱發電項目鄂爾多斯50MW工程將于8月招標”到“亞洲首座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站在北京延慶興建”,光熱
      上傳時間:2010-09-26
    • 中國的光熱產業經過了30余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規模化、并逐步走向規范化的產業,在中國“5萬億經濟新能源政策”的刺激下,成為了中國最具發展前景的產業之一。
      上傳時間:2010-10-02
    • 2011年,中國太陽能光熱產業有望躋身“千億元產業俱樂部”的發展元年。
      上傳時間:2010-12-17
    • 經過兩年多發展,產業規模從不足100億元快速增長至500億元,我國太陽能光熱企業再度向“年產值1000億元”發起了新的沖擊。
      上傳時間:2010-12-28
    CopyRight 2022 清潔供熱分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4290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