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熱發電優勢多尚需技術積累
由于光熱發電相較于光伏在技術、發電效率和全球市場形勢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優勢,未來5年光熱發電的市場潛力或超預期,目前市場上逐漸開始涉足這一領域的公司,特別是設備制造商將迎來利好。
屠有軍向國際能源網表示:“我為什么選擇光熱發電呢?因為光熱發電與風電和光伏發電相比更具優勢,風力發電雖便宜,但風電目前面對并網瓶頸,而光伏發電成本較高。”
目前,我國光熱產業穩步發展,在光熱常溫應用方面,已是全球第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屠有軍指出,光熱現正在向中高溫熱發電應用發展,但其產業鏈還末完全形成,缺乏技術經驗仍需積累,光熱在中高溫應用方面正逐步走向黎明。
發展瓶頸難阻朝陽產業前景
長遠地看,光熱發電是很有前途的太陽能熱利用形式,目前大規模鋪開還需解決技術路線、產業鏈、成本、儲能方式等問題,其發展將是個逐漸完善的過程。
屠有軍向本網記者表示,盡管總體政策扶持力度很大,但還沒有實質性細則,如強制購電和補貼等扶持政策。若這些不確定因素末消除,國內供應鏈企業有或將迎合國外市場配置資源。因此,政策和技術只有雙重發力,才能讓光熱這一前景無限的產業發光發熱。
太陽能光熱發電脫穎而出急先鋒
屠有軍表示,大明科技公司現主要市場在歐洲,但在國內也與大唐、中廣核等有合作,他表示,其實國內光熱市場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國內光熱原料成本比國外低,光熱技術也逐步進步,或將步入“黃金時期”。
光熱發電在起步時就推出特許權招標,國內應用市場和制造環節同步啟動,且有低溫利用的產業基礎,有望在國內形成從材料到制造,再到系統集成,以致最終應用到完整的清潔能源產業鏈。
另據業內專家表示,太陽能必將逐漸主導全球能源,現階段太陽能發展方向主要包括光熱與光伏兩大陣營,從現實的綜合因素考慮,光熱發電優勢更加明顯,同時隨著太陽能光熱技術的迅猛提升和相關企業的快速成長,太陽能光熱發電也將在光伏發電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