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公司把它作為一個口號喊喊也就算了,但當一個使命奮斗終身的時候,這個公司就不一般了。這是我們與其它企業(yè)不同的地方,就是立意和使命的高點——“實現(xiàn)全球能源替代!”唯有實現(xiàn)全球能源替代才能救地球,才能救中國。當能源成為政治最大的軟肋,美國用大兵的生命來搶,我們用石油兒女的生命搶石油。所以雖然我們一直用“夸父逐日”般精神和熱情去投入到太陽能對常規(guī)能源的替代中,但我們身上肩負的使命不允許我們像夸父那樣的失敗,不是危言聳聽,這是人類的一個情懷。
第二個是方法論,要實現(xiàn)能源替代走哪些路?我認為前期的路走錯了,在接觸西方媒體和西方國家政要的過程中我不斷地告訴他們,你們成功地讓人們理解了什么是能源危機,什么是氣候變化,讓全世界關注有關于人類自身生存的全球共識的大事,但又怎么樣呢?哥本哈根會議開了,坎昆大會開了,德班大會開了,眼看著風能、太陽能這些可再生能源看到了替代的曙光,但美國的“雙反”,金融危機又讓我們的腳步放慢,可再生能源到底怎么做?該如何做下去?
像現(xiàn)在中國太陽能發(fā)展的規(guī)模,2012年溫總理做的政府報告第一稿中,寫著太陽能有的盲目擴張,真的盲目擴張了嗎?幾十年后的必須替代,離替代還差多遠,走幾步就走不下去了,人類困在這里了。人類發(fā)展史尤其是從宗教改革,人類黑暗永無止境的時候,宗教革命,啟蒙運動,文藝復興,一次次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人類為追求美好生活,包括政治壓迫,人吃人的壓迫制度,我們都有辦法解決,列寧所說的腐朽的資本主義就沒出現(xiàn),資本主義奇跡地自救了,人類對這些都有辦法解決,可能源替代看不到希望,是悲觀還是我們走入歧途,走入誤區(qū)?
西方國家成功地把大家?guī)肫缤?,讓全世界都依賴政府,什么事情通過政策解決?一個偉大的事業(yè)僅靠政策行嗎?如果全依賴經(jīng)濟的話,都會是經(jīng)濟模式下變成重大的經(jīng)濟危機,唯有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到的市場這只無形之手。想想汽車、IT、家電、建材、服裝,所有的時尚的產(chǎn)業(yè),都沒有政府明顯的干涉,都是自由經(jīng)濟自由發(fā)展。西方恰恰用最不擅長最反對的辦法去推廣,也許太急了,用中國話所說的欲速則不達,我們想種地的話,一定不是催生種子,是把地養(yǎng)肥了整平了,這個地在哪里,平臺在哪里,中國汽車業(yè),中國政府干了幾件事?絕沒有給補貼,就干了公路交警,合資的開放政策,引進外國品牌,當然后遺癥是外國品牌獨占了中國人對品牌的認知,不可遏止的發(fā)展,所羅門的魔瓶,你打開了再把它裝回去,就不可能了。這才有了我們說的誤導和歧途。
作者:黃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