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利用產業是新興產業,產業發展歷史上國家投入較少,對社會只有貢獻,不存在國有企業改制、分流、剝離等諸多負擔。國家只需在產業初中期給予優惠政策,投入研發、設備,加強能力建設,就能實現快速發展。正是由于看到了太陽能產業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環保效益,無論國家還是地方政府,都已開始采取措施,扶持太陽能企業的發展。
盡管2012年,在樓市調控常態化、需求持續乏力、競爭有增無減的形勢下,作為下游的太陽能熱利用行業整體遇冷已是不爭的事實,企業縮減規模、小廠家倒閉的消息不絕于耳。能否“活下去”成為很多太陽能企業在行業深度洗牌期面臨的嚴峻考驗。
與此同時,仍然有一部分優秀企業在行業內外受困的環境下,依靠企業本身的應變能力、整合能力與核心競爭力,保持著良好的銷售業績。這在堅定行業信心的同時,也給廣大企業以指引。在當前低迷的市場形勢下,企業需要因境而變,自我調整,內挖潛力,外借助力,以自強不息之精神直面問題,迎接挑戰,果敢前行,在行業的冬天堅強地“活下去”。
太陽能行業利好消息不斷。太陽能骨干企業要在新一輪的發展中有新作為、新貢獻,把聰明才智凝結到行業發展上來,以更高境界、更大智慧、更強責任,抓住機遇,助推發展,作出新貢獻,取得新成績,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無愧于大眾的嶄新事業。
不要熱衷于炒作,不要浮華,搞好太陽能的事業,踏踏實實做工作很關鍵。目前,我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競爭激烈,這是不爭的事實。過去一些年,面對如潮大軍一齊涌入行業的情況下,一些企業片面追求利潤,重營銷、輕研發,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市場終端與營銷隊伍的建設上面,形成了凡事以營銷為龍頭,其他靠邊站的局面。很多企業老板寧肯出重金聘來營銷大師,也很少投巨資建立研發隊伍。有些老板為了盡早申請通過各項認證,不惜偽造虛假的證書和報表,也吝嗇將資金花到產品研發上。雖然營銷概念炒作對于企業快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催化劑作用,但長久以來,企業后勁不足,創新乏力,只能使企業停滯不前。
行業提出產業升級的目標。何以升級,除了生產、設備、管理、營銷、文化等方面的升級,最重要的是研發創新上一個新的臺階,提高太陽能熱利用整體科技含量。雖然年會上,行業的權威人士,一再重申改變太陽能熱水器在消費者心目中科技含量低的形象,樹立整個行業的信心。但是,踏踏實實做技術進步和產品質量的企業的確為數不多。
科技是生產力。企業行事如同做人、做事,僅有華麗的詞藻,而缺少了踏實誠信的作風,最終會失去社會的信任。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除了外在的營銷策劃外,最重要的還在于內在功夫。功夫做得深,做得扎實,遇到風險危機才會巋然不動。
有人認為,自己企業小,投入研發感覺沒有必要,與其花這樣的費用投入研發,還不如投到營銷里面。
筆者認為,企業無論大小,都應該重視研發,從小做起,積少成多,逐漸的累積,便能提升企業的水平。太陽能產業的升級,更需要各大企業的整體提升,而企業的升級更需要像殷志強教授這樣默默無聞、甘于奉獻的學者們來從事科技研發工作。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當年,毛澤東與柳亞子的私人唱和,敘舊談心間,規勸摯友放開眼界、高瞻遠矚,今日太陽能熱利用行業仍可從中獲得裨益。
讓太陽能的大船從容而豪邁地在黨的十八大旗幟下,向著小康社會闊步前進!
作者:王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