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對光熱統一上網電價政策的出臺一直存有過高的預期。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胡潤青、孫陪軍主筆編寫的《我國太陽能熱發電的技術和政策瓶頸分析》專題報告認為:現階段,我國出臺統一的電價政策的時機還未成熟。
該報告指出,主要原因是我國還沒有投運的商業化太陽能熱發電站作參考,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在國內還未得到驗證,系統的集成技術及關鍵的產品技術還不成熟。國內現有的裝備生產水平,產品質量也還沒有達到規模化應用的要求,整個標準體系還沒有建立,電站的建設成本、特別是電站的運行成本也有待進一步探索的情況下,難以預算合理的上網電價。
如果上述問題確屬國家發改委遲遲不能給予光熱電價的原因,那么可以據此得出的結論是:只有經過幾個商業化示范項目的成功建設和運行后,光熱統一上網電價的計算才有了可參考的范本,才有出臺的可能。而截至今天,我國都尚無一個真正的商業化電站在“真正”地進行建設,按一個50MW電站至少1年半的建設周期計算,在2015年之前,我國都難以具備出臺統一上網電價的參考基礎。
沒有統一電價,行業該如何發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政府層面已經接受了“先有示范電價、再有統一電價”的邏輯。國家能源局今年4月份決定盡快開展商業化光熱示范項目的建設,以摸底光熱電價。為此,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受其委托就“光熱發電示范工程的技術條件及實施方案”進行了研究,提出了開展光熱發電商業化示范電站建設的意見方案。如果政府方面接受了電規總院的方案,按目前的進度來看,最快到2014年春季,可能會推出幾個示范項目和示范電價,示范電價將遵循一事一議的原則,根據具體項目給出具體電價。
王志峰在解讀《中國太陽能熱發電產業激勵政策分析》報告時曾指出,形成統一固定電價的方法可以有兩種,一為固定電價=專家計算電價+運行后虧損補貼;二為固定電價=低電價權重特許權招標+運行后虧損補貼。顯然,政府目前走的是第二種路線。
在固定電價形成之前,如何促進光熱發電產業在現階段的發展?上述報告同時指出,現階段可參照風電、光伏等其他新能源產業,對光熱發電在融資、投資、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扶持。如在融資上由政府給與貸款擔保,以得到優惠貸款。也可以參考光伏的“太陽能屋頂”計劃和“金太陽”工程的投資補貼政策,進行一定比例的投資補助。在稅收上按照一定比例給予稅收抵免。如風電和光伏目前都享受增值稅減半的優惠政策,應考慮將光熱發電也納入其中。另外從地方政府層面,也可根據情況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目前需要統一認知的是,我國當前亟需盡快啟動幾個商業化示范示范項目,并給予示范項目較優惠的示范電價政策,推動示范項目的建設以積累經驗。通過幾個示范項目的建設運行,為制定統一上網電價政策提供實際參考基礎。在統一固定電價出臺之前,通過商業化示范電站建設和自由靈活的政策支撐體系推動行業的經驗沉淀和穩步發展,以在固定電價出臺之時,形成一個健康的光熱發電產業體系。
請掃描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