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家電下鄉產品(太陽能熱水器)項目第三輪招標正在進行,項目一經推出,即呈現出與前兩輪不同的一些特點,我特別進行了一番深層次分析,提醒各投標企業務必千萬注意,切勿打錯了主意,讓不懂太陽能行業特點的人亂寫標書,影響中標。同時更要注意到本次招標對太陽能熱水器產業整體發展的深遠影響,及時調整企業戰略,切勿誤判形勢,坐失良機。
對已中標企業大檢閱,對非中標企業投標水平大考驗
出乎所有企業預料的是,本次招標提出了“中標資格有效期”的概念,并且有效期僅為一年。這在前兩次招標中從來沒有出現過。之前所有企業都認為,一經中標,至少將會維持到4年后家電下鄉政策暫行期結束。而這次招標公告顯然讓所有企業有點懵。
為什么淘汰機制沒有實施?
千萬不要小看這個“有效期”的問題。各位可曾記得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去年11月份,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家電下鄉淘汰政策,明確制訂了一套機制,以兩個比較復雜的公式對生產企業的銷售量及銷售排名、對銷售網絡的備案率及備案排名和的銷售量及在本省區銷售排名進行考核,并提出凡連續排名靠后的進行警告或淘汰。可是至今一年過去了,淘汰機制依然沒有啟動。第二件事是今年3月份工信部發出通告,要求中標企業將網點備案情況在4月底之前上報,如各中標省份的備案率達不到投標承諾的量,則取消中標資格。這項政策到現在半年過去了也沒有執行。
為什么前兩項看似合理的政策一直沒有執行?各位心知肚明。到現在為止,不要說第二輪中標企業備案率極低,就算第一輪中標企業已經實施一年多時間了,某些企業在某些省份某些縣區的備案率還沒有達到招標要求70%。如果前兩項政策真的啟動,中標企業勢必會大面積被淘汰。這樣必定會使整個太陽能熱水器產業的發展受挫。
標明“中標資格有效期”就是提醒你要在選擇投標區域上謹慎
而此次提出終止前兩次中標企業的中標資格并引入“有效期”的概念,明明實在暗示各投標企業務必要在投標區域上予以重視,掂量之前中標區域的網點備案和銷售情況,這次可酌情增減。不實的網店信息必將被嚴格審查。無論是已中標企業,還是中標企業,在制作標書時務必要注意這一點,以防成為廢標。
另外本次招標中,還要求中標企業填寫《投標聲明函》,對企業前次中標后各種信息的變化情況做出說明,如說明情況不實,則取消中標資格。這可以說是招標方動了真格,要對前兩次中標的企業進行一次大檢閱。撂下了橫話,你說的是實話就留下你,如果發現你不說實話就砍你。各位千萬不要輕視這一點。
對于新投標企業也一樣,選擇投標區域一定要是你做實的省份,不要怕投標省份少,我在去年元旦前后就給大家分析過,對于實力不太強的企業,中標省份越少,向前沖刺的機會反倒越多,如果只在你基礎較好的省份中標,哪怕只中標一個省份,你在這一個省份之內打敗行業老大完全有可能。第一輪中標的玉溪和太標就是例子,只中標一個省份,玉溪在云南的銷量是行業老大的100多倍。經過半年的醞釀,一下子從一個區域品牌中脫穎而出,打出了向全國進軍的旗號。其品牌價值得到了百倍的提升。在這里我不再贅述,只希望各投標企業謹慎投標,切勿自誤。
本次招標明確了產業導向,即在技術暫時不能取得革命性突破的前提下,產業升級的關鍵是產品設計能力的升級,而非僅在設備、規模和銷售模式上下功夫
我在許多場合說過,品牌是一個系統工程,企業戰略也是一個系統。要做好一個品牌,或者給你的企業制定戰略,在企業所涉及的原材料采購、技術研發、產品設計、產品生產、物流、銷售等產業鏈各個環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要僅盯在技術研發和產品生產上,而要抓好其他幾個環節。因為一個產業技術上要取得突破性進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技術實力要不要?一定要。然而當今的產業,幾乎不存在什么核心技術,所有的技術都可以共享,大型企業研發出了核心技術,中小企業只需通過知識產權交易拿過來用就是了,產品生產重要不重要?確實不重要。產品生產是利潤最小的環節,作為品牌企業可以適當交出生產環節,專心做品牌?,F在OEM的企業多了,整個行業的產能不存在問題,只要他嚴格按照你的設計和技術要求做了,就沒有問題。所以擴大規模、擴大產能不是什么高招。
其實,在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產品嚴重同質化的今天,最能體現企業實力的就是產品設計能力。只有在產品設計上取得較大突破,才能成為市場上的贏家。
談招標,我為什么要說這些,當然是有原因的。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到,前兩次各企業投標的型號形形色色,怎么編制的都有。這次投標嚴格要求“投標產品和型號的編制必須符合GB/T19141的要求”。GB/T19141怎么要求呢?它要求產品型號的編制由五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區分集熱器部件類型(平板、真空管及其他),第二部分區分連接類型,第三部分區分系統類型(緊湊或分離),第四部分區分傳熱類型(直接或間接),第五部分表示水箱標稱水量/標稱采光面積/額定壓力。
放棄以管數代型號的思路,要在產品設計上下功夫
羅振濤主任、霍志臣秘書長說過,太陽能熱水器以真空管的管數銷售產品,本身就是一大誤區,不能體現系統的差異化,將產業引入了死胡同。而現在仍然有一些企業一講到投標,一講到檢測,就以管數來發言。一些企業家向我咨詢的時候,我問他,你打算投幾個型號,他說3個:18、20、24?;蛘哂行┱f4個,就是在前邊3個的基礎上,加上30。思路決定出路,各位,這種思路能設計出好的產品嗎?我可以肯定地說,這種思路就決定了他這個品牌在產品設計上走入了死胡同。你只知道以管數區分產品,要讓你設計出10款、20款產品,你能做到嗎?我看難。
這次招標,產品型號的上線是80個。并且“在有效容積、采光面積一定情況下,僅變更集熱器結構、材料可認為是投標型號的擴展型號,只需一個性能檢測報告,作為同一型號投標。每個型號的擴展型號不得超過4個。”
什么意思,也就是說每個計算擴展型號在內,每個企業最多可以投320款產品。320款產品。知道嗎?行業排頭前幾位的企業必定要把政策用透。各位,你們想想,設計320款產品需要多強大的產品設計能力?如果按照你這種以管數定型號的思路,那最小的一款就是一根管子,最大的一款320根管子。簡直是笑話,最小的和最大的覺得創立吉尼斯世界紀錄了。
如果行業前10位都能設計到320款產品參與投標,他就可以覆蓋到所有的消費群體,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到那時你的機會在哪里?
各位千萬不要麻痹。轉變思路的時刻到了,沒有別的出路,盡快的把你的思路放在產品設計上。不要抱怨產品同質化,在產品同質化的前提下,誰的產品設計能力強大,誰就能贏得市場。此次招標中的這一要求就釋放了這樣的信號,可千萬別誤讀。你想想,如果行業前10位都能設計到320款產品參與投標,他就可以覆蓋到所有的消費群體,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到那時你的機會在哪里?
不過,各投標企業大可不必因此而喪失信心,只要你在產品設計環節下了功夫,盡管在目前的實力下,你設計不出那么多的款式,但只要你在思路上重視了設計產品環節,就有機會。
那么產品設計的關鍵是什么?不是僅僅盯在消費需求上冥思苦想。整個行業都在研究消費需求,作為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思考同樣的問題要想有所突破顯然很難。正確的思路是研究大型企業的產品設計,以競爭為導向,找到他們產品設計的劣勢,從其劣勢進攻,去設計產品,會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本次招標過后,整個太陽能熱水器產業勢必會進入產品設計的競爭,并能維持兩三年的時間,希望各企業及時調整戰略,參與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