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丹麥的成功做法和最佳實踐同中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盡快建立一個全國平衡統一的電力和能源市場體系,將有助于我們加快實現能源綠色轉型,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麗中國”。
隨著中國經濟30多年的高速增長,能源和環境的壓力日趨嚴重。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應該如何走?是否可以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現成的經驗少走彎路,闖出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能源轉型之路?
為此,我們詳細研究了中、美及歐盟三大能源消耗體的節能減排和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實踐,發現歐盟部分國家顯然已經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見圖1-4);特別是北歐五國, 已經實現了經濟增長與碳排放和能耗的脫鉤, 并正在致力于全面實現巴黎氣候變化協議承諾, 到2050年達到“碳中和”(見圖5)。 而其中丹麥表現尤為突出(見圖6), 以“零碳”為目標的“丹麥綠色發展模式”已經成為全球探尋能源供應安全最成功的“實驗室”。 “丹麥綠色發展模式”已經充分證明了人類只要選擇了正確的發展路徑,完全有可能徹底打破能源瓶頸對社會經濟發展制約, 實現可持續發展。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丹麥綠色發展模式”的整體戰略思路以及諸多成功實踐,對我國目前的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的城鎮化進程,有著現實的借鑒意義。
如果將丹麥的成功做法和最佳實踐同中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盡快建立一個全國平衡統一的電力和能源市場體系,將有助于我們加快實現能源綠色轉型,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麗中國”。
隨著中國經濟30多年的高速增長,能源和環境的壓力日趨嚴重。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應該如何走?是否可以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現成的經驗少走彎路,闖出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能源轉型之路?
為此,我們詳細研究了中、美及歐盟三大能源消耗體的節能減排和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實踐,發現歐盟部分國家顯然已經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見圖1-4);特別是北歐五國, 已經實現了經濟增長與碳排放和能耗的脫鉤, 并正在致力于全面實現巴黎氣候變化協議承諾, 到2050年達到“碳中和”(見圖5)。 而其中丹麥表現尤為突出(見圖6), 以“零碳”為目標的“丹麥綠色發展模式”已經成為全球探尋能源供應安全最成功的“實驗室”。 “丹麥綠色發展模式”已經充分證明了人類只要選擇了正確的發展路徑,完全有可能徹底打破能源瓶頸對社會經濟發展制約, 實現可持續發展。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丹麥綠色發展模式”的整體戰略思路以及諸多成功實踐,對我國目前的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的城鎮化進程,有著現實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