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冀中能源井陘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消息:近日,冀中能源井礦集團塞北“農光互補”光熱供汽項目取得項目核準批復,核準文號為塞審批投資核字﹝2018﹞6號,標志著項目在張家口塞北管理區落地生根。
據了解:該項目建設地點為塞北管理區牧閃線東側,榆樹溝煤礦工業場地北側。項目業主為冀中能源井陘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工業大學提供技術支持,建設單位為河北通鴻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施工圖設計由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完成。
該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菲涅爾式聚光集熱鏡場及部分現代農業大棚、普通大棚、儲換熱系統、電氣系統、水處理系統及控制系統等。采用“農光互補”模式進行聚光集熱鏡場的設計與建設,反射鏡與農業種植有效結合,覆蓋現代農業1400畝。鏡場整體抬高3m以上,鏡場下部種植中草藥或設置農業大棚。鏡場采用線性菲涅爾技術,面積為16.8萬㎡;傳熱介質四元熔鹽,熔鹽用量3900噸,蓄熱容量300MWh;系統防凝采用電熔鹽加熱器;設置天然氣蒸汽鍋爐作為備用,鏡場回路南北向布置。
該項目建成后,實現太陽能為塞北管理區企業提供年產量14萬噸蒸汽,同時滿足塞北管理區中心城區30萬㎡建筑供暖需求。該項目在開展太陽能工業供汽、居民供暖的同時,與生態農業大棚相結合,在不額外占用土地資源的同時,提高土地利用率,走出一條國內領先的“農光互補”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的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