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人妻av,我在野外截取一段视频,天堂网2018,少妇人妻呻呤

歡迎來到清潔供熱分會!
掃碼關注我們
您所在的位置:
光熱發電或成新能源投資主角
時間:2010-12-20 來源:imsia
分享到
生意社2010年12月20日訊

從“國內首個光熱發電項目鄂爾多斯[18.67 -1.27%]50MW工程正式招標”到“亞洲首座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站在北京延慶興建”,在歷經了多年的蟄伏期后,2010年中國太陽能光熱發電終于邁開了前進的腳步。業內人士表示,光熱發電高調開閘,將與光伏發電形成競爭,成為下一個新興能源投資藍海。

光熱啟動進行時

昨日,皇明太陽能集團技術研發中心熱研發處處長于家伍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在北京延慶建設的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電站目前已進入調試階段,約在三四個月之內可以完工。

據了解,該發電站是亞洲第一座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站,由皇明太陽能集團與中科院、華電集團合作建設,總投資1.2億元,完工后將實現并網發電,它每年的發電量將達到270萬度,相當于1100余噸標準煤產生的電量。

此外,今年7月,皇明集團、中科院與華電集團還在山東德州建設全球首座屋頂太陽能高溫熱發電站,電站裝機容量為2.5兆瓦,可供約3600個家庭的全年用電,這是國內首座線性菲涅爾式中高溫熱發電站。據于家伍透露,目前該項目已經進入收尾階段。

雖然國內的光熱發電剛剛起步,但是對于市場嗅覺靈敏的企業來說,無疑已經覺察到了這一新興產業發展的廣闊前景。據悉,由于光熱發電需要達到一定規模,因此占地面積很大,現在不僅是皇明、中海洋等民營企業,包括華電集團在內的五大電力集團都在為發展光熱發電跑馬圈地。

據了解,根據聚熱方式的不同,光熱發電的技術路線可分為槽式、塔式、碟式和菲涅爾聚焦4種。而根據國際權威機構統計,截至2009年,在全世界運行的槽式太陽能熱發電占整個太陽能聚熱發電裝置的88%,占在建項目的97.5%。未來10年,全世界光熱發電規模將達到2.4萬兆瓦。

發展限制仍多

今年10月底,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的50兆瓦太陽能光熱發電特許權示范項目正式招標,開標時間定于2011年1月20日,這是國內當前最大的太陽能熱發電項目,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該項目標志著中國光熱發電之門正式開啟。

事實上,早在中國2007年頒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就明確計劃在內蒙古、甘肅、新疆等地選擇荒漠、戈壁、荒灘等空閑土地,建設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并預計到2010年,建成大型并網光伏電站總容量2萬千瓦、太陽能熱發電總容量達到5萬千瓦;到2020年,全國太陽能光伏電站總容量達20萬千瓦、太陽能熱發電總容量達到20萬千瓦。

但與目前國外已有數十萬千瓦建設運行的光熱電站相比,國內光熱發電仍處于兆瓦級示范階段。部分業內人士認為,技術、成本和政策是限制國內光熱發電發展的三大瓶頸。

“雖然國家明確表示對經營光熱電站的企業給予補貼,但補貼細則沒有具體化,這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企業進行技術研發熱情與積極性;其次,中國科研投入及技術積累不足,尚未建立從基礎研究、關鍵技術、裝備到產業化的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支撐體系,太陽能熱發電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于家伍表示,中國仍缺乏明確的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發展規劃,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滯后,尚未建立行業公共研究與測試認證平臺。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林伯強則認為,擺在中國太陽能光熱發電發展面前最關鍵的問題是“高成本”。據了解,光熱發電遵循著規模越大成本越低的規律,目前業界普遍認可的規模是1000兆瓦,屆時發電成本能降低至0.7元每千瓦時到0.8元每千瓦時。但是每千兆瓦規模建設需要200億元的前期投資,這是很多企業難以承受的。

光伏還是光熱

太陽能發電利用的兩大技術流派,引發了業界關于光伏與光熱“孰優孰劣”之爭。光熱派認為,相信光熱發電甚至事關“中國崛起”,光伏派則堅稱“10年內光熱還不具備和光伏競爭的能力”。

對于兩者的定義,通俗解釋則為,光伏發電是利用太陽能電池技術,將光能轉變為電能;而光熱發電是將太陽能聚集,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進而驅動汽輪機發電的技術。

“光熱發電與光伏相比,光熱發電的前景會更好一些。”于家伍指出,光熱發電的儲存量和穩定性、連續性以及質量都優于光伏發電;其次,光伏發電雖然是一個新能源產業,但它的上游如多晶硅的生產卻存在著污染事實;另外,光熱發電更方便和目前國內的電網對接,因為其發電原理和火力發電的原理相似,未來將是火電的最佳替代對象,而光伏發電是利用多晶硅電池等載體把光能轉化成電能,這對傳統電網的調控能力考驗很大。

而在一些“光伏派”看來,光熱的成本問題是其致命傷。“搞光熱發電很難算出它的成本,首先,光熱發電站的幾百面甚至上千面聚光鏡,每天沖著太陽轉,風吹日曬,要經常清洗,否則反光率會下降;其次,如果其中有聚光鏡壞了,這個成本不是初期投資的成本,是運營中算不出來的;第三,光熱發電燃氣輪機也要進行后期維護,需要大量的水源,如果電站建在沙漠地區,水源也是一大難題。”

對此,林伯強表示,從長遠來看,光熱發電無疑是一大發展趨勢,但是由于目前相關技術、政策等都無法確切具體地落實,市場也沒有真正規模化,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還無法與光伏發電匹敵。
 

【稿件聲明】:
文章轉載自合作媒體或其它網站,僅為傳播信息,不意味著贊同文中的觀點或證實文中的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盡快刪除。本網站標注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CCMSA清潔供熱分會。

  • 相關文章:
    • 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太陽能光熱應用面積已占到全球的76%,是整個歐美地區的4倍之多,并以每年20%—30%的速度持續遞增。
      上傳時間:2009-09-27
    • 29日,記者從山東省濟寧市建委獲悉,該市將進一步推進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應用,在建筑過程中各種規劃和監管都與太陽能安裝掛鉤。
      上傳時間:2009-12-06
    • 9月15日上午,濟南東部的力諾科技園先后有兩件影響山東甚至中國太陽能行業的大事發生:10點58分,力諾光熱太陽能中高溫集熱技術產業化基地奠基;14時18分,力諾光伏100兆瓦多晶硅電池生產線開始生產。
      上傳時間:2010-09-17
    • 日前,“國內首個光熱發電項目鄂爾多斯50MW工程將于8月招標”事件,還有由中科院、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和華電集團聯合開發建設的亞洲首座塔式太陽能熱發電
      上傳時間:2010-09-24
    CopyRight 2022 清潔供熱分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4290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