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管網從城區向縣域延長
就在上月底,合肥東部新城一期蒸汽管網8.8公里全線貫通,通過工程初驗。等管網吹掃、對接工作完成后,將向肥東縣政務中心正式供汽,標志合肥東部新城一期管網正式建成投運,東城熱力由建設期轉入運營期,開始為肥東區域工商業、辦公和居民提供集中供熱服務,開創了南方縣域集中供熱的先河。
近年來,合肥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助力合肥集中供熱“版圖”朝著高質量轉型邁出堅實的腳步。其中,通過金源熱電改擴建和引進外部熱源,關閉三個市區熱電廠,由現有六個自有熱源,逐步形成以金源、新能、東方三大自有熱源,皖能合肥發電有限公司、合肥聯合發電有限公司兩個合作外部熱源,拓展服務居民個體用熱制冷需求終端消費領域,組成“32111”合肥供熱保障新格局。
截至目前,合肥熱電集團年蒸汽供應量410萬噸,年發電量4.4億千瓦時;共計建有燃煤鍋爐19臺,鍋爐容量1915噸/小時;各類管網長度534公里;服務工商業378家,居民小區189個,供熱面積達2500萬平米。
以后,在合肥縣域,蒸汽供熱既可以作為基礎性配套設施,用以招商引資;也可以作為改善生活品質的民生保障,用以小區服務。
加大地源熱泵等新能源綜合應用
記者從合肥熱電集團了解到,供熱范圍已覆蓋合肥市主城區和三大開發區。除了擴大供熱管網基礎設施布局外,合肥正在加大開發新能源板塊,推廣地源熱泵、污水源熱泵等新能源綜合應用,讓更多家庭能用上供熱。
在合肥濱湖科學城區域,濱湖新區核心區區域能源項目迎來了首個供暖季。作為國內單體最大的多能互補型區域能源項目,給用戶們帶來的是更加環保又舒適的供熱感受。項目規劃范圍為濱湖核心區,供能面積500萬平米,該能源項目規劃建三大能源站作為保障,目前3號能源站一期工程已經投運。
根據規劃,未來濱湖的地下空間,杭州路、徽州大道、廣西路、南寧路以及包河大道的供熱管網將連線成片,和三大能源站點環環相扣,合肥當之無愧地成為唯一能實現環狀管網的城市。中科大金融研究院、合肥佳源廣場、合肥濱湖聯投中心書城等多個項目,后期將陸續享受到區域能源項目帶來的好處。
合肥還在積極試水小型化、微型化新能源供冷供熱項目,在冬冷夏熱地區,加大地源熱泵等各類新能源綜合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合肥熱電相關人士表示,“傳統能源覆蓋不到的地方,今后將考慮由新能源延伸填補。”
(李方明 合肥晚報 ZAKER合肥記者 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