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民政部已公布數百家非法社會組織,經統計與建筑業相關的有近百家。
序號 | 山寨、非法社團名稱 |
1 | 中國建筑業學會 |
2 | 中國建筑業企業協會 |
3 | 中國建筑業企業管理協會 |
4 | 中國建筑業聯合會 |
5 | 中國建設工程學會 |
6 | 中國施工企業聯合會 |
7 | 中國建筑企業聯合會 |
8 | 中國建筑企業管理協會 |
9 | 中國建筑施工管理協會 |
10 | 中國建筑行業聯合會 |
11 | 中國建筑行業管理協會 |
12 | 中國工程建設施工企業聯合會 |
13 | 中國工程施工管理協會 |
14 | 中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 |
15 | 中國建筑裝飾行業協會 |
16 | 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管理協會 |
17 | 中國建筑施工標準化協會 |
18 | 中國建筑設計協會 |
19 | 中國建筑勘察設計協會 |
20 | 中國建筑教育協會 |
21 | 中國建筑監理協會 |
22 | 中國建筑工程監理協會 |
23 | 中國建筑工程管理協會 |
24 | 中國建設裝飾行業協會 |
25 | 中國建設工程監理協會 |
26 | 中國監理工程師協會 |
27 | 中國古建筑學會 |
28 | 中國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協會 |
29 | 中國工程施工監理協會 |
30 | 中國工程設計協會 |
31 | 中國工程勘察設計協會 |
32 | 中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 |
33 | 中國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協會 |
34 | 中國工程建設教育管理協會 |
35 | 中國工程建設監理協會 |
36 | 中國工程建設監理行業協會 |
37 | 中國工程監理協會 |
38 | 中國工程監理企業協會 |
39 | 中國工程監理行業協會 |
40 | 中國建筑防水行業協會 |
41 | 中國建筑防水材料協會 |
42 | 中國建筑財稅協會 |
43 | 中國建筑安全工程管理協會 |
44 | 中國土木建筑咨詢協會 |
45 | 中國水利信息中心 |
46 | 中國水利水電研究協會 |
47 | 中國水利建設工程協會 |
48 | 中國水利技術信息中心 |
49 | 中國生態經濟建筑協會 |
50 | 中國綠色建筑協會 |
51 | 中國房地產協會 |
52 | 中國房地產投資研究會 |
53 | 中國房地產產業協會 |
54 | 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協會 |
55 | 中國城市建筑風水研究院 |
56 | 中國建筑風水研究院 |
57 | 中國建筑風水科學院 |
58 | 中國城市建設協會 |
59 | 中國城建教育培訓中心 |
60 | 山東省建筑裝飾行業協會 |
61 | 山東省工程建設監理協會 |
62 | 全國美麗鄉村商業項目管理辦公室 |
63 | 國務院精準扶貧基金會 |
64 | 國家職業資格鑒定中心 |
65 | 中國注冊消防師培訓協會 |
66 | 中國智慧建筑協會 |
67 | 中國園林協會 |
68 | 國際建筑設計堪輿院 |
69 | 國際建筑景觀規劃設計聯合會 |
70 | 國際環境建筑設計科技促進會 |
71 | 國際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工程實踐交流協會 |
72 | 國際工程管理研究會 |
73 | 中國交通建設管理專業委員會 |
74 | 中國交通工程協會 |
75 | 中國交通工程建設協會 |
76 | 中國建筑人才教育協會 |
77 | 中國道路工程學會 |
78 | 中國工程教育協會 |
79 | 中國交通建設標準化協會 |
80 | 中國PPP咨詢協會 |
1、什么是“山寨社團”?
山寨協會披著境外登記的外衣,擅自在境內吸納會員、開展活動,名稱卻與依法登記的協會、學會相似,容易造成視覺混淆。
它們主要是內地居民利用境內外對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制度的差異,在登記條件寬松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注冊,就目前掌握情況來看,大多數山寨協會是在香港注冊的,他們在香港特區政府公司注冊處登記一個公司,下面再設立若干個分行,分行的名稱都冠以“中國”、“中華”、“全國”等國字頭字樣,與國內合法登記的全國性社團名稱一致或雷同。也有一小部分山寨協會是在香港特區政府警務處注冊的社團。
2、它們圖點啥?
就是為了撈錢斂財、唯利是圖。
這些山寨協會斂財手段多種多樣,主要有發展會員、成立分會收取會費,發牌照、搞評選頒獎活動收錢,搞行業培訓收費,有些甚至向企業敲詐勒索
那么,究竟哪些協會(學會、聯合會)是真正國家級呢?
我們將工程建設相關協會(學會、聯合會)查詢并整理出來,初步統計有58家,供大家參考。
序號 |
名稱 |
業務主管單位 |
1 |
中國建筑業協會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2 |
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3 |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
4 |
中國建筑學會 |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5 |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6 |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7 |
中國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8 |
中國建設監理協會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9 |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10 |
中國建設會計學會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11 |
中國建設教育協會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12 |
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 |
交通運輸部 |
13 |
中國林業工程建設協會 |
已脫鉤 |
14 |
中國煤炭建設協會 |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15 |
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協會 |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16 |
中國市政工程協會 |
中央國家機關工委 |
17 |
中國水利工程協會 |
水利部 |
18 |
中國水運建設行業協會 |
交通運輸部 |
19 |
中國鐵道工程建設協會 |
已脫鉤 |
20 |
中國冶金建設協會 |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21 |
中國有色金屬建設協會 |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22 |
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 |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
23 |
中國公路學會 |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
24 |
中國建設勞動學會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25 |
中國工程建設焊接協會 |
已脫鉤 |
26 |
中國化工施工企業協會 |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27 |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 |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28 |
中國加氣混凝土協會 |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29 |
中國建材工程建設協會 |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30 |
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 |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31 |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 |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32 |
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 |
已脫鉤 |
33 |
中國建筑材料企業管理協會 |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34 |
中國建設文化藝術協會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35 |
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 |
教育部 |
36 |
中國建筑防水協會 |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37 |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38 |
中國建筑砌塊協會 |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39 |
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 |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40 |
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協會 |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41 |
中國交通建設監理協會 |
交通運輸部 |
42 |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 |
已脫鉤 |
43 |
中國工程咨詢協會 |
已脫鉤 |
44 |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協會 |
商務部 |
45 |
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 |
國土資源部 |
46 |
中國公路勘察設計協會 |
已脫鉤 |
47 |
中國核工業勘察設計協會 |
已脫鉤 |
48 |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49 |
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 |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50 |
中國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協會 |
已脫鉤 |
51 |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 |
已脫鉤 |
52 |
中國建筑文化研究會 |
文化部 |
53 |
中國建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54 |
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 |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
55 |
中國益民文化建設基金會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56 |
中國鋼結構協會 |
已脫鉤 |
57 |
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 |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58 |
中國安裝協會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注:“已脫鉤”是指各級行政機關與其主辦、主管、聯系、掛靠的行業協會商會,取消主辦、主管、聯系和掛靠關系,剝離行業協會商會的行政職能;行業協會商會具有人事自主權,在人員管理上與原主辦、主管、聯系和掛靠單位脫鉤;
可登陸“中國社會組織網”進行查詢,驗證其合法身份。
來源:民政部網站、中國社會組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