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人妻av,我在野外截取一段视频,天堂网2018,少妇人妻呻呤

歡迎來到清潔供熱分會!
掃碼關注我們
您所在的位置:
案例|文化交流中心(朝陽區望京B15文化娛樂項目)
時間:2020-07-15 來源:北京市住建委
分享到
1 工程概況
文化交流中心(朝陽區望京B15文化娛樂項目)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望京地區,西南鄰廣順南大街,西北鄰阜安西路,東北鄰望京中一街,東南鄰望京東街。項目為辦公類公共建筑,地下4層,地上7層。建筑用地面積為22087平方米,申報的總建筑面積為15.03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9.20萬平方米,地下面積5.83萬平方米(含人防使用面積為1.18萬平方米),建筑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項目總投資(帶土地成本)約為14億元,開發與建設周期約3年。2019年4月獲得綠色建筑二星級運行標識。
建筑主要功能房間靠近道路主干道,為了解決交通噪聲問題,在材料選型時提高了幕墻隔聲性能。建筑用地集約,為不影響地面開放空間,自行車停車位和機動車停車位全部位于地下,并在一層采用了局部挑空的設計,讓建筑與場地充分融合。同時,為減少熱島效應,場地采取了遮蔭措施,并在建筑屋頂設置了隔熱反射涂層。同時,考慮到設備用房面積有限,冷源、熱源采用一套溴化鋰系統供應,生活熱水由太陽能光熱輔助電加熱系統解決。為了解決沖測用水、綠化灌溉、道路沖洗和車庫沖洗用水,地下空間設計雨水回用機房和中水回用系統。

圖1 項目實景圖

圖2 項目現狀實景圖
2 綠色建筑主要技術措施
2.1 節地與室外環境
項目所在場地附近無文物古跡、自然水系、溫地、基本農田、森林,無生態功能保護區。場地內無洪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威脅,無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危險源的威脅,無電磁輻射、含氡土壤等危害。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情況,項目選址滿足建設控制要求。
項目建筑朝向為南北40°左右,與北京當地主導朝向相符,有利于自然通風。通過室外風環境模擬計算分析,各季節主導風向條件下,項目周邊人行區域流場分布均勻,無渦流、滯風現象,不至影響建筑周邊的空氣環境質量。建筑周圍人行區1.5m高處風速不超過5m/s。

圖3 夏季室外風模擬情況
場地內環境噪聲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中1類和4類聲環境功能區標準。

圖4 項目室外噪聲檢測
項目采用北京市當地本土植被,綠地面積約442平方米(不包括代征市政綠地),鄉土植物種類數與總植物種類數比值不低于80%,場地有遮蔭的硬質地面占硬質地面的比例為41.5%。屋面噴涂高反屋面材料,太陽輻射吸收率為0.14,占屋面面積82.9%。

圖5 高反射屋面現狀圖
項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與建筑主入口500米的范圍內與建筑主入口500米的范圍內有2個公交站(望花路東里(364米)和廣州南大街北口(199米)),1個地鐵站(14號線東段-阜通站)。

圖6 項目交通圖
2.2 節能與能源利用
項目冷熱源采用一套溴化鋰系統,包含3套直燃式溴化鋰機組,該機組在夏季制冷,冬季供熱。制冷工況性能系數為1.28,供熱工況性能系數為0.93,高于《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11/ 687中規定值。
智能控制實現了項目能源的優化利用,采用變頻調速垂直電梯,電梯群控節能控制措施。智能燈光控制系統安裝在公共區域。地下車庫普通照明采用定時和分區控制。地上公共區域大堂區域設置時間控制,辦公公共區域(電梯廳和走廊、衛生間等)設置時間控制。機房照明采用翹拌板式開關就地控制。智能化設計考慮能源監測系統,對大樓內電量、耗水量、耗氣量、供熱和制冷量進行用量的計算和測量,實行自動、集中、定時遠傳存儲,實時精確地顯示用戶實際用量,自動完成計量、存儲、統計、分析、制表、入檔,為計量收費、節能降耗、能耗考核、實時監控提供依據。


圖7 節能綜合管理系統
本項目采用新風熱回收技術。組合式空氣處理機組內安裝熱回收轉輪,高效回收排風中的顯熱和潛熱,全熱回收效率大于60%。熱回收轉輪技術可以防止新排風之間交叉污染,提高室內空氣品質(IAQ),降低新風負荷。在運行費用上,全熱回收空調機組的風機耗電量增加并不明顯,項目運轉約4.8年可收回增量成本。

圖8 熱回收機組監控圖
大堂采用可加大新風量的一次回風全空氣系統。全空氣系統夏季供冷,冬季供熱。過渡季節全空氣系統可以加大新風,新風可調比可以達到70%。
屋面安裝太陽能光熱系統輔助電加熱集中供應生活熱水,集熱器和水箱均安裝于樓頂,設置太陽能熱水10噸/天,可再生能源產生的生活熱水量占建筑生活熱水消耗量的51.1%。

圖9  屋頂太陽能集熱器
根據項目運行情況,建筑總能耗僅包含空調采暖和照明能耗,不含其他能耗。設計模型與參照模型北京市《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DB11-687-2009相比總體節能60.9%。
主要節能量體現為:1)優良的圍護結構參數,包括外墻、幕墻、屋面的低傳熱系數;2) 1級能效的直燃式溴化鋰機組、高效率水泵和變頻冷卻塔; 3)高效冷卻水和冷凍水泵;4)過渡季節增大新風運行;5)冷卻塔免費制冷;6)新風熱回收;7)空調箱風機變頻;8)高效節能照明系統,滿足《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13中的目標值。
2.3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項目選用密閉性能好的閥門、設備,使用耐腐蝕、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在管道施工過程中注意給金屬管材涂防銹漆等防腐涂料防治管網漏損。
潔具選型參考《水嘴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級》GB 25501、《坐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級》GB 25502,《小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級》GB 28377、《淋浴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級》GB 28378、《便器沖洗閥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級》GB 28379,所有潔具選型用水效率等級達到1級和2級,節水量超過8%。

圖10 節水用具現場照片

圖11 中水系統在線監測(左)中水處理機房(右)、綠地高效噴灌噴頭
項目整塊場地考慮灌溉、沖洗道路和車庫沖洗的日用水需求,預留3天用量非傳統水為雨水回用,設置了雨水收集和回用設施。本工程東、西區統一考慮中水回用、處理。西區只收集洗浴廢水作為中水原水,并加壓送至東區中水機房,經東區中水機房處理后加壓回送至西區。根據中水平衡計算,西區(本項目)中水供2層及以上為高區衛生間沖廁,與地下室的車庫沖洗用水,并作為雨水回用系統的補充水源用于中央綠地,西區庭院綠地澆灑,室外場地沖洗,本建筑非傳統水源利用率為42.1%。綠化灌溉采用節水灌溉方式,綠化區域均采用了噴灌的高效灌溉設施。
2.4 節材和材料資源利用
項目建筑設計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形體規則造型要素簡約,無大量裝飾性構件,純裝飾性構件造價僅占工程總造價比例0.39%,大幅減少材料的浪費。采用鋼筋的技術指標符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要求,其縱向受力鋼筋主要采用HRB400級的鋼筋,能夠滿足HRB400級(或以上)鋼筋作為主筋占建筑主筋總量為98.8% 。
總體建筑重量為25820.1噸;其中可再循環材料使用包括鋼材、鋁合金型材、玻璃幕墻等,總可再循環材料重量為248644.8噸,因此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環材料比為10.38%。

圖12 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環材料統計表

  
圖13 本地及可回收材料統計表

圖14 施工廢棄物管理表格
2.5 室內環境質量
建筑采用幕墻玻璃,設有固定外遮陽,同時辦公室、會議室等內采用室內窗簾遮擋防止眩光,主要功能空間設置合理,通過DIVA for Rhino采光模擬計算優化室內空間布局,通過采光模擬軟件驗證主要功能房間采光系數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50033要求的面積比例為84.8%。

圖15 采光模擬結果

圖16 采光改善措施
建筑室內通風通過CFD模擬計算分析,開啟扇數量大,且位置設置合理,主要功能空間可以滿足2次/h的要求。

圖17 室內自然通風模擬圖

圖18 建筑玻璃幕墻開啟扇設置
項目空調系統:包括新風機組、空調機組及熱回收機組,末端風機盤管(FCU)僅包含電梯廳內設備的控制,在機組回風口附近設置CO2傳感器,用于聯動新風閥和送風機;在帶加濕功能的機組上安裝濕度傳感器,聯動加濕裝置;地上二至七層風管最不利末端設置風道壓力傳感器,用于調節相應樓層VAV(用于送新風)前端新風機風量;每臺VAV室內機(用于送新風)安裝一臺帶顯示的CO2傳感器,用以控制VAV室內機新風量。對室內空氣的監測布點,主要布置在人員密集的場所,如開敞式辦公區、會議室、教室、健身房等。監測點在空間平面布局上,按照辦公室分割均勻布置。監測項目包括:PM2.5、溫度、濕度、二氧化碳、甲醛、TVOC、噪音、臭氧、氣壓。

圖19 室內空氣質量監控
項目地下車庫區域設置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控制傳感器,與送排風機聯動,受控送排風機(除消防兼用外)的風閥執行器由智能化提供。


圖20 車庫一氧化碳監測器
2.6 運營管理
項目物業管理通過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項目實施完善的節能、節水等資源節約與綠化、環保等相關的管理制度。分類收集和處理廢棄物,且收集和處理過程中無二次污染。項目定位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5A級甲級商務出租型辦公樓,采用自控樓宇控制系統,其建筑智能化設計主要依據為《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6;《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規范》GB50606-2010;建筑工程資料和設備系統的運行數據完備。物業部門采用節能綜合管理系統,對建筑能耗和用能部門實施科學的監管。


圖21 建筑智能化管理
3 小結
依據《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指標》(DB11/T1413-2017)中辦公建筑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指標現行值要求,采暖、空調、照明和其他用能設備綜合能耗為20.1kgce/㎡·a,結合項目實際建筑面積150269.20平方米,計算得出項目全年能耗現行限值為3020410.92 kgce。本項目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實際運行總電量為11758800 kwh,全年用電折算標煤為1445156.52 kgce。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實際運行燃氣量為217196.9m³,全年燃氣折算標煤為1547007.878 kgce。因此,折算后本項目全年能耗實際值為2992164 kgce,與現行值相比年標煤節省量為28246.92 kgce,再折算為用電量為229836.62 kwh。按照項目電費繳費通知單平段電價為0.8775元/kwh,全年可節約電費為20.2萬元。
項目從前期方案階段便有意識地通過綠色建筑的技術優化,充分考慮了建筑節能、節水設計,采用高反屋面、高性能冷熱源、高性能電氣設備、高效燈具,節水器具和太陽能熱水系統等技術,通過模擬分析技術的運用,并且積極運用合理設計設置建筑布局空間,有效地改善了建筑的光環境、風環境、熱環境、聲環境。通過項目的經驗和成果的擴散和宣傳,向社會展示出了企業單位對綠色理念的貫徹

【稿件聲明】:
文章轉載自合作媒體或其它網站,僅為傳播信息,不意味著贊同文中的觀點或證實文中的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盡快刪除。本網站標注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CCMSA清潔供熱分會。

  • 相關文章:
  • CopyRight 2022 清潔供熱分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4290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