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豐科萬達廣場購物中心項目位于北京市中關村科技園東區三期用地內。東至國際汽車博覽中心西路,南至五圈南路,西至萬壽路南延,北至五圈路。該項目集購物、休閑、餐飲、文化、娛樂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屬于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實景圖如圖 1.1所示),其綠色建筑申報范圍包括自持的1區商業及全部地下室(不含人防部分),總申報面積為168609.38平米。該項目于2015年5月工程立項,2016年11月竣工完成,2016年12月正式投入運營,2016年10月,獲得一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2018年12月獲得了二星級綠色建筑標識。
圖 1.1 北京豐科萬達廣場實景圖
2.綠色建筑技術措施
2.1節地與室外環境
(1)室外環境友好:沿街建筑玻璃幕墻可見光反射比為0.186,滿足《玻璃幕墻光學性能》(GB/T18091)中規定的要求,并且注意對窗的分割和玻璃面積的限制使用,以減少玻璃反射光對環境的干擾;同時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城市夜景照明設計規范》JGJ/T163的要求。項目通過合理的規劃布局,建筑物周邊人行活動區域1.5m高度處模擬風速均小于5m/s,不影響行人活動。同時,場地環境噪聲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的要求,晝間最高噪聲為52.1dB(A),夜間最高噪聲為49.1 dB(A)。項目的主體外墻采用200混凝土砌塊墻+50巖棉板,外窗采用60系列平開鋁合金斷熱窗6+12A+6LowE,具有良好的隔聲隔熱性能。
(2)交通組織合理:建筑出入口位置清晰,交通流線組織合理,做到人車分流。地下一層與地鐵9號線豐臺科技園站直接連接,可直接換乘,地鐵出行方便快捷。項目周邊500m以內共有2個公交站點,具備良好的綠色出行條件。
(3)注重利用地下空間:項目地下共4層,地下建筑面積為102800m2,與建筑占地面積之比為416%,其中地下一層建筑面積為26321㎡,與總用地面積的比率為74%。地下空間主要功能為車庫、超市、設備用房等。地下設置自行車停車區域,并有專用自行車出入口;地下二三四層均為地下停車場,總機動車停車位數量的10%設為電動車車位,配有專用的充電設施。地面設有少量機動車停車位,不擠占行人活動空間。
(4)室外控制雨水外排總量:項目在場地南北兩側,設有一套雨水回收利用系統和雨水收集調蓄系統。兩套雨水系統可控制雨量為982m³,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85%,可有效減少雨水外排。
2.2節能與能源利用
(1)節能優化:建筑各部分圍護結構均做了節能優化設計,建筑體型系數、窗墻面積比、圍護結構傳熱系數均小于規范限值,圍護結構節能性能綜合提升達15%以上。項目選用的供暖、空調設備性能均在《北京市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11 687—2009)相關條文要求的基礎上有所提升,運行過程中采用樓宇自控系統對所有暖通設備進行在線監控,優化運行策略。經統計,2017年7月~2018年6月全年暖通空調運行能耗約為46.69kWh/㎡,低于《北京市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11 687—2015)中計算暖通空調能耗(50.51kWh/㎡)。
(2)高效能設備和系統:超市、大商業各設一套完全獨立的中央空調系統,采用冷卻塔釋熱,冷源系統綜合性能系數SCOP值均滿足《北京市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11 687—2009)的要求。冬季采暖采用真空燃氣熱水鍋爐提供熱水。空調采暖系統的水系統和風系統均可變頻調節。空調冷熱水系統循環水泵的耗電輸冷(熱)比與《北京市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 11/687-2015規定值相比低20%以上。
(3)節能高效照明系統:所有房間的燈具均以LED燈具為主,照明功率密度滿足目標值要求,同時照明系統采用智能化集中控制,并按建筑使用條件和天然采光狀況采取分區、分組控制。
(4)排風熱回收系統:項目設置2臺轉輪熱回收新風機組,熱回收的新風量為74000m³/h。機組全熱回收效率大于60%,每年可節省62505.41m³燃氣量,節省50863.45kWh的空調電耗,每年可節省220897.94元運行費用。
(5)可再生能源利用:為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項目設置了太陽能熱水系統,如圖2.1所示,系統集熱器總面積為81.6㎡,為商管物業員工提供淋浴用熱水。項目熱水需求為商管淋浴熱水和商管食堂熱水,通過對太陽能輻照量可提供熱水的逐月使用量得出,太陽能熱水系統產生的熱水占熱水需求總量的54.85%。
圖 2.1 太陽能熱水系統實景圖
(6)能耗管理系統:項目設置了能耗管理系統,如圖 2.2所示,該系統可實現各用電設備的獨立分項計量,在運行過程中設置專人進行數據核查,并對能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及時反饋不合理能耗,及時指導運行使用,有效健全合理的運行策略。
圖 2.2 能耗管理系統
2.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1)節水器具:項目衛生間均采用節水器具,如感應式水龍頭、感應式小便器等,均滿足《節水型用水器具》CJ164的要求,如圖 2.3所示。
圖 2.3 節水器具
(2)非傳統水源利用:項目設有市政中水設施及管道,但目前區域市政外網管道未實現接通,主要非傳統水源利用雨水積蓄與回用系統。項目利用和收集的屋面雨水,經棄流池后進入室外的雨水收集池,再經水處理設備過濾、消毒處理后進入清水池,用于廣場沖洗、綠化澆灑。根據2017年1 月至2017 年12月用水記錄,豐科萬達大商業部分雨水用水量為910m3,自來水補水量為372 m3,回收雨水量占系統用水量比例為70.98%。全年用水總量為278178m³,其中非傳統水源利用率為0.46%。
(3)超壓出流控制:市政給水接入口的水壓為0.20MPa,除超市的地下區域均采用市政直供的方式,充分利用市政水壓;超市及地上部分采用水箱加變頻泵方式加壓供水;供水支管壓力超過0.2MPa的樓層設支管減壓閥,控制閥后壓力不大于0.2MPa。
(4)用水分級分項計量:根據業態的不同,在各自生活給水泵房進水總管上設置直讀式水表,消防水池、空調冷凍水補水、冷卻塔補水、地面沖洗、污水處理間、垃圾房給水、公共衛生間均設置直讀式水表。商鋪、主力店等均采用高精度IC卡式水表。
2.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1)材料預制化:項目全部采用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同時,大大縮短工期,實現機械化施工,提高建設速度,同時可有效避免砂石、水泥等材料的浪費。
(2)采用高強度鋼:項目合理采用了三級及以上鋼筋,高強度鋼在鋼筋中的用量比例達到了97.13%,有效減少了鋼筋用量。
(3)采用可再循環材料:項目采用的可再循環材料包括鋼材、鋁合金型材、石膏制品、玻璃等,建筑材料總重量為218383.87t,可再循環材料重量為22203.23t,可再循環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總重量的10.17%。
(4)土建裝修一體化:在設計及施工階段,采用土建與裝修一體化的設計施工方式,有效減少材料消耗。
(5)采用靈活隔斷:項目的大空間主要為超市、主力店、兒童業態和電玩等,如圖 2.4所示,主要采用無隔斷或貨架隔斷的大空間排布方式,采用靈活隔斷的面積占可變換功能的室內空間面積的比例為35.98%。
圖 2.4 室內大空間設計
2.5室內環境質量
(1)室內照明質量:運行階段對建筑室內照度、統一眩光值和一般顯色指數進行現場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實測值均滿足《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的有關要求。
(2)噪聲控制措施:對噪聲源和噪聲敏感房間進行合理布局,有效控制室內噪聲,同時對產噪設備進行隔聲減振處理,機房設置吸音墻體及隔聲門。根據現場檢測,室內背景噪聲水平滿足《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 50118中的高限要求。
(3)空調末端:項目小空間空調末端主要為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大空間主要為全空氣系統,末端均可獨立開啟與調節。
(4)室內空氣品質監控系統:全空氣系統的區域在回風管設置CO?傳感器,控制新回風閥開啟比例。地下車庫設置CO傳感器,并與排風系統聯動控制,以確保地下車庫的空氣質量。
2.6施工管理
(1)施工管理制度完善: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從嚴控制工程質量,認真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和綠色施工。制定了周密環保措施、控制噪聲及杜絕各種聲、光、塵污染,減少居民投訴;制定安全生產措施,建立安全保證體系,確保施工中不發生任何傷亡事故,創建安全文明工地。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協同建設單位開展“增收節支、開源節流”活動,提出更多合理化建議,以達到有效控制投資的目的。
(2)揚塵控制:基礎階段:基坑采用混凝土硬化、施工現場周邊圍擋、門前及圍擋及時灑水清掃、土體運輸覆蓋綠網、進出車輛經過洗車池等;主體階段:清理垃圾前灑水濕潤、露天材料及時覆蓋、垃圾池封閉管理、使用預拌砂漿等;內裝階段:大理石切割采用封閉切割間、現場禁止焚燒垃圾廢料等。
(3)噪聲控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噪音,對噪音進行檢測與控制。檢測方法執行國家標準《建筑施工廠界噪聲測量方法》GB12534,使現場噪音排放不超過國家標準《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的規定。采用先進機械、低噪聲設備進行施工;機械、設備定期保養維護,以降低機械設備運行時發出的噪聲。
(4)廢棄物控制:為降低材料消耗,減少廢棄物產生,對建筑垃圾進行分類管理,根據施工廢棄物的種類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辦公區域設廢棄物垃圾箱將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類存放;對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廢棄物單獨貯存并設置安全防范措施和醒目標志;現場設置封閉式垃圾站,并將垃圾分為可再利用施工材料、可再生施工材料和有毒有害不可回收垃圾。
(5)光污染控制:夜間施工照明燈罩的使用率達到100%,以保證夜間照明燈具不射入周圍建筑中;探照燈選用既滿足施工要求又不刺眼的新型燈具,并采取措施控制光線照射角度;工作面設置擋光彩條布或者密目網遮擋,防止夜間燈光溢出施工場地范圍。
(6)水土污染控制:設置沉淀池,污水經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線;對存放油品和化學品的庫房進行防滲漏處理,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體;工地設有市政環衛局提供的鋼制隔油池,每天清掃、清洗,每周一次清理隔油池;在廁所下方設置化糞池,污水經化糞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清潔車每月一次對化糞池進行消毒處理;施工現場污水經沉淀后再排入市政管線。
(7)過程記錄:施工過程中,對逐月電耗、水耗等進行記錄。
(8)節約材料:采取相關措施,降低預拌混凝土損耗;鋼筋采用專業化生產的成型鋼筋。
(9)專項聯合調試:項目聯合調試的重點是低壓供配電系統、通風空調系統、消防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系統、智能化系統等;從聯合調試結果可知,項目各單機設備及系統均滿足相關標準及設計要求。
2.7運營管理
(1)污染源控制:項目廢水經雙級隔油處理、達標排放,油煙采用高效凈化器處理,排放濃度小于2mg/m³,固體廢棄物實行分類收集、袋裝化處理,做到日產日清,如圖 2.5所示。
圖 2.5 油煙凈化設備和分類回收垃圾筒
(2)慧云系統:慧云系統是萬達結合自身的運營管理特點獨創的一套集成智能化管理系統,如圖 2.6所示。該系統通過建立集中控制平臺,將樓宇自控、智能照明、能耗計量、室內空氣質量監控、客流統計、視頻監控等智能化子系統集中在一個平臺上控制。用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管理模式替代傳統的管理方法,實現實時信息交換及指令傳達,保證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綠色運行,達到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率的減員、節能、增效目標。
圖 2.6 慧云系統
2.8提高與創新
施工階段BIM技術應用:利用BIM技術,總包單位在機電工程開工之前就已完成各系統的管道、電氣線路、機電設備的布置,并與土建專業進行全面協調,結構施工時做好密切配合,做好預留預埋工作,有效避免在機電安裝施工時在主體結構上開洞,并可以使土建和機電的細部處理預留合適的空間。BIM技術的應用,相當于在正式安裝前的模擬安裝,極大減少正式安裝過程中不必要的拆改。施工過程中,各專業工程師同時參與到BIM綜合中,對各種管道、線路、設備的位置、走向、交叉點、管道的敷設方式(明敷、暗敷)等進行深入的研究,并形成管線、設備的位置排布詳圖、節點圖、剖面圖等,如圖2.7所示,科學謀劃和管理施工工序,實現材料的節約和高效利用,保障綠色施工有序進行。
圖 2.7 地下一層三維圖
3.總結
依據《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指標》(DB11/T1413-2017)中購物中心建筑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指標現行值要求,采暖、空調、照明和其他用能設備綜合能耗為43.3kgce/㎡·a,地下車庫能耗為5 kgce/㎡·a,地下設備用房能耗為13.2 kgce/㎡·a,結合項目實際建筑面積,計算得出項目全年能耗現行限值為4696324 kgce。項目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實際運行電耗為24194679.35kwh,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共消耗采暖燃氣677024.1m³,全年能耗折算標煤為3792725 kgce。全年節約標煤903599 kgce,折算節約電耗7352310kwh,按照項目電費繳費通知單平段電價為0.8775元/kwh,全年可節約電費為645.17萬。
作為大型商業綜合體項目,北京豐科萬達廣場購物中心項目將多項普通技術和部分創新技術有機結合,強調實際運行效果,將綠色建筑理念貫穿至設計、施工、運行各階段的始終,在保證高質量的室內環境品質的同時,有效降低建筑能源及資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商場類建筑運行評價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