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人妻av,我在野外截取一段视频,天堂网2018,少妇人妻呻呤

歡迎來到清潔供熱分會!
掃碼關注我們
您所在的位置:
案例|北京用友軟件園1號和5號研發中心
時間:2020-07-15 來源:北京市住建委
分享到
1 前言
用友軟件園位于北京中關村永豐產業基地西南端,東臨永豐路,北與北清路接壤。用友軟件園一期西區主要建筑為1號研發中心和5號研發中心,是以辦公和配套用房為主要功能的建筑群,于20157月獲得二星級綠色建筑標識證書。
2 工程概況
用友軟件園15號研發中心建筑總面積為87451.89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82520.44 m2,地下建筑面積4631.37 m2。其中,1號研發中心包括ABC三座辦公樓(地上三層);5號研發中心包括A座研發辦公樓(地上三層,局部四層)、B1-5#樓員工宿舍(地上五~六層,出屋面一層,其中3#、4#樓存在地下一層)和C座員工活動中心(地上一層,局部兩層,地下一層為一期能源中心)。建筑組成見圖1~5所示。
用友軟件園15號研發中心于2005315日工程開工,200745日竣工完成,工程總投資為4.26億元。
 
1用友軟件園15號研發中心平面圖
 
圖21號研發中心ABC座圖3  5號研發中心A
 
45號研發中心B座圖5  5號研發中心C
綠色建筑特征
3.1 節地與室外環境
項目選址無洪災、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脅,場地土壤氡檢測結果達標,安全范圍內無電磁輻射危害及火、爆、有毒物質等危險源。
交通噪聲是本項目的主要噪聲源,項目臨近城市主次干線區域受交通噪聲影響較大,但仍可以滿足4a類晝間不大于70 dBA),夜間不大于55 dBA)的標準要求。本項目場地內聲環境質量良好,經模擬計算以及現場測試,區域人行活動高度處晝間噪聲值低于60 dBA),夜間低于50 dBA),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對2類區域的標準要求。項目通過場地種植樹木和建筑外圍護構造的隔聲措施,來保障室內聲環境要求,外窗采用6+12+6中空雙透玻璃,空氣計權隔聲量為31dBA)。
項目注重幕墻玻璃的反射率,建筑幕墻玻璃的選擇玻璃自身的反射率不大于30%,符合《玻璃幕墻光學性能》GB/T18091-2000的要求,而且1號和5號研發中心均位于園區內部,建筑層數為三-六層,建筑四周種植大量樹木,可有效降低反射光線對周邊事物的影響。
 
61號研發中心西側
 
7  5號研發中心B座內部
項目前期對建筑總平面布局進行優化設計,最終將自西向東地毯式展開的1號研發中心布置在北側阻擋冬季冷風,將分散化布置的5號研發中心建筑群布置在南側,保證夏季和過渡季自然通風。通過對室外風環境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計算,結果表明項目在夏季時場地內人員活動高度的風速小于2.8m/s;冬季時場地內人員活動高度的風速小于3.8m/s,不影響冬季的人員出行;同時場地內采用大面積綠地、植草磚、砂石和人工湖體等改善場地熱環境的技術措施,項目透水地面面積與室外地面總面積之比超過40%,場地熱環境質量較好。
 
8園區內部透水鋪裝
 
9園區湖體
項目區域交通便利,周圍500米以內有三個公交站:永豐屯站、永澄北路南口站、趙莊子北站。共有5條公交路線,543544642449、專38路。另外,地鐵16號線永豐站也正在建設中。園區內部設有室外綠化停車位及室內自行車停車間。
3.2 節能與能源利用
項目外墻采用清水混凝土砌塊加50/40mm厚擠塑聚苯板,幕墻采用中空Low-E玻璃,,經權衡計算,各建筑整體節能率均大于50%
項目冷熱源均來自一期能源中心,能源中心采用三工況地源熱泵機組+冰蓄冷裝置+離心式冷水機組+燃氣鍋爐的復合式系統。
夏季供冷:以三工況地源熱泵+冰蓄冷裝置為主,離心式冷水機組調峰運行。
冬季供暖:以三工況地源熱泵為主,燃氣鍋爐調峰運行。
地源熱泵系統室外地埋孔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分ABCD四個區,共計地埋孔616個,分別布置在室外停車場、綠地和水景人工湖下,換熱孔徑150mm,孔深120m,各換熱孔間距5m,其中ACD水平聯絡管埋深3米,B區水平聯絡管埋深2米。
 
10地源熱泵機組圖11冰蓄冷系統
本項目生活熱水由能源中心提供,冬季主要依靠在下班之后或在夜里之間電價低谷期內制取,并儲存于熱水箱內;春秋過渡季節由熱泵機組制取生活熱水;夏季在熱泵機組制冷的同時,通過熱回收系統,自動回收熱泵機組冷凝熱,實現隨時免費加熱生活衛生熱水,最大限度地節約生活衛生熱水加熱費用。
用友軟件園一期在2014年進行了能源管控平臺系統的改造建設,主要服務于園區內能源計量監測、數據分析、遠程設備管理、能耗控制策略、能耗數據統計、能源優化管理建筑或設備節能指標的在線考核等專業化體系的建立,并建立數據分析、監測制度,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實現向用能設備要效益的目標。
為提高用電管理水平,實現高效節約用電,園區在節能改造過程中增設了計量電表、水表、燃氣表和冷熱計量表,對耗電量、耗水量、耗燃氣量(天然氣量)、耗冷熱量進行監測計量。項目主要配電回路(風機盤管及照明、能源中心用電、宿舍用電、數據中心等)均設置通訊計量電表,實現總用電量、能源中心用電、特殊用電的分項計量。
本項目將原有T8燈具更換為高效節能型T5熒光燈、電子鎮流器,具有高效、長壽、美觀和防眩光功能,光源具有較好的顯色性和適宜的色溫,功能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滿足國家標準的目標值要求。
走廊、樓梯間等公共場所的根據裝飾布置,光源均采用節能熒光燈及節能燈泡。各層辦公室、會議室等區域采用人工控制方式,可根據不同場景進行調節。
3.3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項目用水量嚴格按標準設計,全年設計用水量232987.1 m3,2013年實際用水總量為165720 m3,全年的綜合節水率為28.9%
1號研發中心由市政生活給水直接供水,生活給水水源來自基地北面用友路和東面滕南路上的市政管線。采用兩根管徑為DN150的進水管,由A座西北側引入一根DN150的給水管道由C座東南側引入一根DN150的給水管道進入1號研發中心形成環狀,做為本工程給水水源。
5號研發中心生活給水水源由市政管網提供,為保證供水安全,實行兩路水源供應,從城市規劃道路給水干線引入DN200兩路,在紅線內連通成為環狀管網。5號研發中心B座、C座設集中生活熱水系統。
本項目在運營初期自建中水處理站,收集建筑污水,經處理后用于5號研發中心B座室內沖廁。隨著園區投入運營后,使用建筑面積增加、入住人數(辦公+宿舍)的增加,2004年建成的中水處理系統在2008年左右逐漸出現使用問題,尤其是水質在后期運行中難以保證、處理水量達不到設計目標,為保證用水需求物業部門暫時將中水管網轉換到了市政給水供應,待市政中水水源達到后再切換到市政中水使用。
1號研發中心室內排水采用重力流排水,衛生間采用單立管排水系統,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5號研發中心排水系統的污水匯集后直接排至室外化糞池,經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
本項目設計有雨水回收利用系統,收集1號研發中心ABC座和5號研發中心A座全部屋面的雨水,以及5號研發中心BC座部分屋面的雨水。雨水首先用于補充湖體,多余雨水滲透補充地下水或溢流排放。綠化澆灑用水直接從湖體內抽水。雨水處理工藝采用生態礫池為主的處理工藝,循環管道設自動清洗過濾器。用友軟件園內生態礫池雨水處理工藝設備為4套,每套處理能力為70m3/h,一期設兩套。
 
12屋面雨水收集系統
 
13庭院雨水滲濾系統
 
14滲透溝與淺溝
3.4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1號研發中心A座、C座一、二層為混凝土框架結構,三層為鋼框架,5號研發中心C座采用鋼結構。鋼結構體系屬于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小的結構體系,鋼材本身屬于可再循環利用材料,便于節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本地化控制在于減少材料運輸過程的資源,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本項目主要采用北京、河北等的建筑材料,施工現場500km 以內生產的建筑材料使用重量為114191.9(噸),占建筑總材料比例的97.8%。可再生循環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總重量的比例為11.95%
項目室內裝修與土建、結構等進行一體化設計,在裝修時不破壞和拆除已有建筑構件,避免了材料裝修的浪費。
本項目辦公空間采用開敞式,部分設置了玻璃等靈活隔斷,可減少重新裝修時的材料浪費和垃圾產生,可變換功能的室內空間采用靈活隔斷的比例達到62.7%
3.5 室內環境質量
1號和5號研發中心均位于用友軟件園一期園區內部,建筑間距布置合理,自身日照情況良好,且周邊無居住建筑。本項目建筑層數較低,均為南北朝向,采用了大面積玻璃磚、玻璃幕墻、天窗、采光中庭、采光樓梯、玻璃隔斷等使得內部獲得良好的日照和采光。
 
15玻璃磚和玻璃幕墻圖16采光中庭
 
17采光天窗圖18采光頂
項目各樓層內房間布局和窗口位置的安排較合理,在夏季主導風向情況下,各層主要功能空間均能形成較為良好的貫穿式自然通風。主要功能空間室內自然通風狀況良好,室內空氣齡大部分小于700s,即換氣次數大于5/h,空氣清新度較好,均可以較好地利用自然通風改善室內環境。
項目在1號研發中心B座一層及二層三、四段,人員密度變化大的房間(會議室、餐廳等)安裝CO2紅外檢測儀,其中中小型會議室、辦公區安裝一臺,大型會議室及大開間辦公區域安裝2臺。測量數據遠傳至能源管控平臺,并與新風機組聯動,當CO2濃度超標時,新風機組自動開啟運行。
項目平面設計合理緊湊,電梯井緊鄰衛生間、走廊等非功能空間,冷水機組、水泵、燃氣鍋爐、冷卻塔等設置于一期能源中心(5號研發中心C座)地下室。制冷機組及水泵等落地安裝,置于混凝土臺上,下墊SD減震橡膠墊。
風機盤管與空調機組均設減振吊架及橡膠減振墊隔振。風機做好隔振處理,風機、風機盤管、空氣處理機進出口風管均設軟接頭。風機盤管冷熱水管進出口設金屬軟管。空調機房內建筑作消聲隔震處理設計,設備基礎均作減震處理,通風機、空調機進出風口均設防火帆布軟接頭,風機盤管的水管均采用金屬軟接頭。設備均為低噪聲型產品,風機吊裝采用彈簧吊架,設備進出風口設消音設施,屋頂上的風機均加防雨隔聲罩。
3.6 運營管理
項目物業管理公司為深圳市開元國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上地分公司。物業單位建立了完善的節能、節水等資源節約與綠化管理制度,明確各工作崗位的任務和責任,使管理制度化、落實到人。
園區能源中心由北京華清安泰新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進行日常運營及維護。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華清安泰新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簽訂的《用友軟件園能源中心運行管理委托協議》中包含能源費用考核,將管理業績與節約資源、提高經濟效益掛鉤。
項目智能系統周全完備,包括安防監控系統、一卡通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綜合布線系統、有線電視系統、樓宇自動化系統、熱泵機房空調自控系統、能源管控系統等。
項目投入運行期間以來,物業管理部門對空調通風系統等設備進行定期清洗、維護和保養,滿足國家標準《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GB19210規定。定期清洗系統的過濾網和過濾器,保證送風、送水管道的通暢。
為營造綠色建筑的良好的環境氛圍,增強職工節約資源的意識,達到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的。項目在建筑入口、電梯廳等處設置分類收集垃圾桶,生活垃圾進行日產日清,,每日消殺,無異味、無遺撒。
4成本增量分析
經過工程決算統計,項目綠色建筑總增量成本為1642.19萬元,綠色技術的應用使項目年節約運行費用為135.80萬元,投資回收期13.09年。
1  本項目綠色建筑增量成本
 

為實現綠色建筑
而采取的關鍵技術/產品名稱
單價
(小數點后
保留兩位)
應用量 應用面積
m2)
增量成本
(小數點后
保留兩位)
節能燈具 30萬元 所有建筑 97417.10 30.00萬元
能耗監測系統 250萬元 所有建筑 97417.10 250.00萬元
室內空氣質量監控系統 2000元/ 23個 —— 4.60萬元
現場檢測 13萬元 所有建筑 —— 13.00萬元
自建中水 143萬元 5號研發中心B —— 143.00萬元
雨水回收利用系統 130萬元 園區一期 —— 130.00萬元
地源熱泵系統 110元/m2 園區一期 97417.10 1071.59萬元
5小結
北京用友軟件園1、5號研發中心項目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穿于規劃設計、建筑設計、建材選擇、施工、物業管理過程,營造出人與自然、資源與環境、人與室內環境的和諧發展。
針對項目所處位置、資源情況等特點,建設時采用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小的鋼結構體系,選用節能清水混凝土砌塊,設置地源熱泵系統,自建中水處理站,采取雨水回收利用,自然采光等大量的綠色生態技術。
用友軟件園的園區建筑整體創意具有區域自主成果創新的宣傳功能作用。通過該項目經驗成果的擴散,以及項目的公開展示和宣傳作用,展示了用友軟件園的綠色理念和成果,為綠色園區的綠色運營和管理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同時也讓人們更形象、更深刻的認識到綠色建筑能帶來的舒適性的提高,從而引導建筑設計向良性、環保、可持續方向發展;推進國家建筑業的技術革新,為綠色建筑技術的推廣起到積極的作用,對促進綠色建筑技術的健康發展起到重要的技術示范作用。

【稿件聲明】:
文章轉載自合作媒體或其它網站,僅為傳播信息,不意味著贊同文中的觀點或證實文中的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盡快刪除。本網站標注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CCMSA清潔供熱分會。

  • 相關文章:
  • CopyRight 2022 清潔供熱分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4290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