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首開國風美唐4-17#樓項目(回龍觀文化居住區F05區4-17#樓項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文化居住區東部,為商品住宅項目。本項目的建設單位為北京城市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咨詢單位為北京天鴻圓方綠色建筑科技研發中心有限公司,物業管理單位為北京天鴻寶地物業管理經營有限公司。該項目于2011年開始進行規劃設計,于2013年10月獲得了二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于2016年3月獲得了二星級綠色建筑運行標識。2.工程概況
本項目總用地面積為8.4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25.60萬平方米,包括14棟住宅(4棟中高層,10棟高層)、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及地下車庫,其中住宅建筑面積為16.04萬平方米,住宅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開發與建設周期為2年6個月,申請綠色建筑運行標識時運營時間為1年。
圖2. 交通分析圖
本項目采用喬、灌、草結合構成多層次的復層綠化,木本植物種類數達59種,鄉土植物數量占植物總量的77%以上,喬木種類主要為云杉、油松、雪松、白蠟、法桐、國槐、五角楓、銀杏、欒樹、紫葉李、碧桃等,灌木種類主要有紫葉錦帶、紅王子錦帶、繡線菊、大葉黃楊、小葉黃楊、紫葉小劈、連翹、月季、紅瑞木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狼尾草、八寶景天、鳶尾、嶗峪苔草、丹麥草等,平均每100平米綠地面積上的喬木數量為6.84棵。

圖4. 戶內分集水器實景照片
照明光源以節能燈(22W)和熒光燈(28W、36W)為主,所有燈具均采用電子式鎮流器,住宅樓梯間、前室、走道等公共照明除應急照明外,均采用聲光控延時開關,達到了充分節約照明能耗的目的。
3.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本項目在雨水利用方面主要采用通過設置下凹綠地,徑流雨水引入植被淺溝,滲透利用。本項目利用市政中水作為沖廁、綠化灌溉、道路澆灑用水,根據近一年的實際運行數據計算,非傳統水源利用率達到了35.92%,達到了充分節約水資源的目的。

圖6. 輕質隔墻板檢測報告
3.5室內環境質量
該樓棟外墻和分戶墻采用180/200mm厚鋼筋混凝土外墻及加氣混凝土砌塊外墻,外窗采用斷橋鋁合金6+12+6中空玻璃窗,樓板采用地板輻射采暖樓板,戶門采用三防門,經現場檢測,樓板的空氣聲計權隔聲量為50dB,分戶墻的空氣聲計權隔聲量為48dB,戶門的空氣聲計權隔聲量為31dB,外窗的空氣聲計權隔聲量為30dB,樓板的計權標準化撞擊聲聲壓級為59dB,達到充分降低室外噪聲和鄰室噪聲的目的,臥室在關窗狀態下的噪聲為30.9dB(晝間)/30.1dB(夜間),創造出了良好的室內聲環境。
圖8. 垃圾分類收集照片
本項目設置了廚余垃圾處理機房,通過微生物高速發酵處理技術對廚余垃圾進行分解處理,將廚余垃圾轉變為為無公害的高價值生化腐殖酸及生物有機肥,用于小區內綠化種植。廚余垃圾處理房設有風道或排風、沖洗和排水設施,處理過程無二次污染。

<span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mso-bidi-font-family:="" mso-font-kerning:="" 0.0000pt"=""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font-size: 14px; font-variant-numeric: normal; font-variant-east-asian: normal; color: rgb(0, 0, 0); letter-spacing: 0pt;">圖9. 廚余垃圾處理系統實景照片
根據本項目的定位,采用了技術先進、實用、可靠的智能化系統,包括安全防范子系統(戶內緊急報警裝置、訪客語音對講系統、周界報警系統、視頻監控系統、電子巡更系統)、管理與監控子系統(車輛出入與停車管理裝置、物業管理計算機系統、火災自動報警、消防報警及聯動系統、電梯故障報警及語音對講)、通信網絡子系統(電話及網絡系統、電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