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互聯網科技產業的碳排放增長備受關注。互聯網科技企業碳排放主要來自于電力使用,其中數據中心、云計算中心等大型互聯網基礎設施的電力使用為主要能耗來源。隨著中國提出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峰值,以及努力爭取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新目標,科技行業轉向100%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必然趨勢,采用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是企業邁向碳中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圖1 中國互聯網科技行業100%可再生能源路線圖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葉睿琪表示:“數據中心、云計算領域的脫碳發展是中國實現碳中和的重要一環。中國互聯網科技產業具有極強的低碳轉型潛力,應該充分發揮技術與產業模式的創新潛能,積極向100%可再生能源轉型,成為實現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排頭兵。”
三大因素促使中國互聯網科技產業迎來了重要的綠色轉型拐點。一是可再生能源成本不斷下降,采購可再生能源開始成為企業控制電力成本的重要手段與長期戰略;二是全球投資人日益關注企業應對氣候風險的能力,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是企業減少碳足跡與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三是在中國邁向碳中和背景下,主動管理碳排放是企業抵御長期政策風險的選擇。
在過去的十年里,Google、Apple、Facebook等多家國際企業成為100%可再生能源變革的引領者。報告梳理了全球41家已率先設立長期100%可再生能源目標的科技企業,其中約20%已經實現了100%可再生能源目標,另外的約50%企業將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目標設置在2030年前,44%企業在2019年達到了60%或以上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據中國新聞網此前報道,僅有秦淮數據集團一家中國互聯網科技企業設立了在2030年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目標。呼吁中國企業應參照中國政府的氣候雄心目標以及國際企業案例,將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的目標設立于2030年前,以充分展示企業對于低碳轉型的引領作用,最晚不應晚于2050年。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葉睿琪表示:“在中國提升氣候目標與雄心的背景下,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將從初級階段邁向發展階段,成本持續下降且可再生能源采購方式呈多元化發展。互聯網科技企業應當抓住低碳發展機遇,積極采購可再生能源。”

圖2 互聯網科技企業100%可再生能源路徑參照

圖3 全球41家科技企業100%可再生能源目標時間線
報告為企業設置100%可再生能源目標提供了具體建議,包括構建充分的內部共識與溝通機制、設置明確的時間線與計劃、發布渠道公開透明、公司高管作為發言人等。報告最后介紹了目前中國可行的四種獲取可再生能源的方式,分別是電力市場化交易、投資建設分布式項目、投資建設大型可再生能源項目、以及購買綠色電力證書。綠色和平建議互聯網科技企業應根據自身發展需求與可再生能源目標戰略,采取組合法以多種方式采購可再生能源。
2021年,可再生能源平價上網時代將正式到來。同時伴隨著《可再生能源消納保障機制》的正式考核與推進落實,未來可再生能源電力將進入更多的省級電力市場,分布式市場化交易機制將所有突破,平價、低價綠證電力證書機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