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年太陽能集熱發(fā)展數(shù)據(jù)
2019年,全國太陽能熱利用集熱系統(tǒng)總銷量2852萬㎡(折合19964MWth),與2018年3543萬㎡,同比下降19.5%;其中,真空管型太陽能集熱系統(tǒng)銷量2196萬㎡,與2018年2944.8萬㎡,同比下降25.4%;平板型太陽能集熱系統(tǒng)銷售656萬㎡,與2018年598.2萬㎡,同比增長9.7%。我國2019年生產(chǎn)太陽能集熱器類型中,真空管型占77%,平板型占23%。平均10年壽命的太陽能保有量為46885萬㎡(折合328195MWth),同比下降2.8%。零售市場占比18%,工程市場占比82%。
近幾年來,我國的太陽能集熱器市場正在快速發(fā)展。其中,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具備更安全可靠、壽命更長、與建筑更好結合以及更舒適等特性將成為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在國外市場占有率高達九成,而國內則只有一成,其余九成是真空管太陽能集熱器,反差較大,未來我國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市場發(fā)展空間巨大。
國內太陽能光熱行業(yè)應當升級,平板太陽能由于技術成熟、承壓性強、便于實施太陽能與建筑相結合以及解決了真空管的短處,必將成為國內市場的主流,平板太陽能的新商機已然出現(xiàn)。據(jù)統(tǒng)計,我國是太陽能集熱器生產(chǎn)和消費大國,隨著新能源的推廣和普及以及科技的進步和發(fā)展直接推動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真空管太陽能已經(jīng)逐漸無法解決其在大規(guī)模應用中遇到的所有技術和質量難題,在城市建筑中,真空管產(chǎn)品遇到的瓶頸問題日益突顯。
三、國家政策支持及推廣力度
國家層面,從《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2016-2017)》的“部署‘電代煤’”‘氣代煤’工程”政策;到《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全面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任務”政策;到《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因地制宜,合理確定改造技術路線。堅持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積極推廣太陽能光熱利用和集中式生物質利用”政策;再到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征求《關于解決“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供暖推進過程中有關問題的通知》意見的函“在具備條件的城鎮(zhèn)和農(nóng)村地區(qū),適度擴大太陽能供暖面積。積極探索新型清潔供暖方式,條件成熟的可報送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研究推廣”等政策。光熱采暖技術路線逐步得到國家層面肯定和政策支持。
地方層面,北京、河北、山東、山西、甘肅、寧夏等多地市推出相關政策,積極鼓勵倡導推廣太陽能光熱+采暖。此外,政府主導的太陽能+采暖示范項目也不斷增多,為太陽能+采暖在更廣泛區(qū)域應用奠定了基礎。
四、向國際太陽能利用強國邁進
據(jù)REN21《2019可再生能源全球現(xiàn)狀報告》,2018年全球新增有蓋板和無蓋板集熱器容量為33.3GWth,中國新增24.8GWth,占74.5%;2018年,全球裝機總量預計升至480GWth,中國占74%。裝機量后續(xù)排名依次是土耳其、印度、巴西、美國、澳大利亞、德國。與2017年相比,中國市場下降5%,而澳大利亞(增長2%)、印度(17%)、墨西哥(4%)、南非(2%)以及歐洲若干國家如塞浦路斯(5%)、丹麥(128%)、法國(2%)、希臘(4%)、波蘭(179%)和西班牙(2%)等分別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全球最大的20個市場中有10個安裝量上升,與2017年只有6個市場報告銷售增長相比,這是一個積極的發(fā)展。
全球至少有104家制造企業(yè)太陽能熱用于工業(yè)加工,使世界總量增加16%,達到至少736個系統(tǒng)。新裝置的主要市場是墨西哥(51個系統(tǒng))、中國(15個)、印度(10個)和德國(9個)。(來源:中國產(chǎn)業(yè)發(fā)展研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