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臨朐縣山區丘陵面積占到87.2%,擁有農村中小學155處,中小學師生和教職工7.8萬多人。臨朐縣財政局工作人員在一線調研時發現,各農村中小學為節約取暖經費開支,大多靠煤爐取暖,取暖效果差、煙塵多,而且師生還面臨著煤氣中毒的危險,既不安全也不衛生,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教學。在借鑒了昌邑市青山中學“天地合一”及石埠小學太陽能熱水器加暖氣片模式后,臨朐縣財政局決定對部分農村中小學進行供暖設施改造,變傳統的煤爐供暖為以太陽能取暖為主的供暖模式。
在先期進行改造的臨朐縣外國語學校,采取了地源熱水加太陽能加中央空調循環模式,可實現冬季取暖、夏季降溫兩項功能,經第一個采暖季供暖效果看,冬季可保持室溫18攝氏度左右,以每平方米25元的供暖價格,可節約取暖成本36萬多元。寺頭初級中學采取的是太陽能取暖工程,投資30萬元,白天太陽能取暖,夜晚鍋爐加熱以預防循環管道凍裂,冬季室溫可保持16攝氏度以上,一個冬季可節約取暖用煤12噸。
“沂山鎮去年先后投資140多萬元,為蔣峪初中、大關初中、海爾希望小學等6處學校安裝了太陽能取暖設施,每年可節約取暖煤120多噸,與城區集中供暖相比可節約費用73.4萬元。既保證了取暖效果,又避免了環境污染和煤氣中毒危險,僅節約下來的費用即使為每個教室安裝一臺空調都沒有問題。”沂山鎮教管辦顏主任對記者說。
臨朐縣財政局行政執法與教科文科科長馮瑞蘭介紹,去年一年臨朐縣采取太陽能模式取暖的學校有12所,受益學生達12532人。不僅僅是供暖改造,臨朐縣還開展了“熱水、熱飯、取暖、改廁”為主的“211”工程,將逐步解決農村學生喝熱水、吃熱飯、冬季取暖、使用露天旱廁等問題。按照計劃今年將投資2200多萬元,在41所中小學全面開展這項工程,受益學生將達2.6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