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水器常“罷工”
家住市北區撫順路2號的居民孫先生八年前買了一臺太陽能熱水器,平時用得都非常好,就是一到冬天最冷的時候就罷工。“太陽能熱水器用起來確實省電、省錢,夏天的時候,熱水都用不完,可就是到了冬天,越需要熱水的時候,越沒有熱水,我家太陽能熱水器上的這個電加熱設備也壞了,只能守著熱水器干著急。”孫先生說,幾乎每年冬天最冷的時候管道都會凍住,有些過段時間就化了,有些就將管道凍裂了,造成漏水結冰。“我問了問樓上鄰居,不管什么品牌的,只要是太陽能熱水器幾乎都這樣,到了冬天就罷工。”孫先生說,前天,家里熱水器又不上水了,他來到樓頂一看,發現是管道凍裂了,趕緊撥打了售后服務電話。
老式太陽能管道不抗凍
昨日(12月23日)上午10時許,澳柯瑪太陽能熱水器售后維修人員王喜臻師傅急匆匆地趕到孫先生的家。“這兩天,維修的活比較多,剛才我已經跑了兩家了,還剩下六家沒去,今天天黑前必須全忙活完,要不然耽誤用戶用。”32歲的王喜臻說,他已經從事太陽能熱水器安裝及維修的工作六年了,發現出問題的大多是有年頭的老式太陽能熱水器了,基本是輸水管道凍住或凍裂的。“現在的新式太陽能熱水器都加了伴熱帶,天再冷也不怕,專門設了個解凍鍵,按下按鈕10分鐘凍住的管道就能出熱水了。”王喜臻說。
聽完孫先生介紹后,王喜臻抱著鉗子、保溫層等材料及工具來到居民樓的樓頂,找到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地方。“今天的風挺大的,幸虧這是平頂房,要是坡頂的就費勁了,還要系安全繩,有的房頂上的瓦很滑,好幾次差點讓風刮下去。”記者注意到,太陽能熱水器周圍結了一層薄冰。“就是管子被凍裂了,往外漏水。”王喜臻將管道上原有的保溫層拆下,仔細地檢查漏水點。“這都是以前用的鋁塑管,不抗凍,水管凍住以后,容易被撐裂,現在換成PEX管了,收縮性比較好,不會出現凍裂的情況了。”王喜臻說。
管道結冰撐出大口子
王喜臻的妻子在臨沂沂水老家照顧兩個未成年的孩子,他自己在青島打工掙錢。“這么些年,都習慣了,越是冷的天,我們越在外面忙。”王喜臻掰著指頭算了算,自己里面穿了1件內衣、1件保暖衣、中間套了件毛衣,外面裹了兩層棉襖,最外面又套上單位發的工作服。“天冷了,就多穿點唄。”王喜臻說,這個活雖然累,但有保障,每月單位發工資、還給投保,按照每天的安裝及維修量發績效獎金,每個月能拿到三四千塊錢,比在老家強多了。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維修,孫先生家太陽能熱水器的輸水管道換好了,熱水器又重新恢復了正常。王喜臻還給管道包裹上了錫箔,用來防曬,并在錫箔外纏上膠帶,進行固定,防止風吹老化。“你看,這管里面的水都凍成了冰塊,紅色的鋁塑管上也裂開了1厘米長的口子,水就是從這漏出來的。”王喜臻拿著被截斷的輸水管說。
調查
低溫天四成熱水器“上凍”
用戶維護不及時、保溫層裂開或伴熱帶脫落是主要原因
近年來,太陽能熱水器因為綠色環保而備受消費者青睞,市場迅速普及。但是在享受太陽能熱水器不耗電就能隨時使用熱水的同時,容易被凍裂、冬季常罷工等弊病也讓眾多消費者對太陽能熱水器又愛又恨。“目前,僅市區使用各品牌太陽能熱水器的家庭就有10萬戶以上。”昨日,澳柯瑪太陽能市區售后服務中心負責人崔維東告訴記者,太陽能熱水器管道耐寒程度不高,遇到低溫天氣,四成的太陽能熱水器會出現管道被凍住或凍裂的情況。“老式太陽能熱水器沒有加裝伴熱帶,伴熱帶纏在水管上,用來給水管加熱,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太陽能熱水器管路凍住。”崔維東說,有些新式太陽能熱水器雖然安裝了伴熱帶,但在維修過程中發現,由于長時間在屋頂上風吹日曬,用戶沒有及時維護,保溫層裂開或伴熱帶脫落;或伴熱帶通電時間過長導致燒斷,這樣也會造成水管被凍住。
支招
夜間緩慢滴水可以防凍
昨日下午,澳柯瑪太陽能市區售后服務中心負責人崔維東表示,冬季太陽能熱水器“罷工”,多數是由于進、回水管被凍住。不少太陽能熱水器用戶習慣晚上用完熱水后,立即給熱水器加滿水,準備第二天使用,其實這種做法并不可取。冬天夜間氣溫低,如果加滿水,一旦結冰就容易造成熱水器管道開裂。所以在使用時,要根據天氣寒冷程度來確定加水的時間與多少。如果室外溫度在0℃以上,可以考慮當晚加水;如果室外溫度在0℃以下,則最好選擇次日早晨再加水,防止出水口處凍住。遇到雨雪天氣,還應適當減少太陽能熱水器里的水量。
另外,遇到較冷的天氣,居民可打開太陽能熱水器的熱水龍頭讓它緩慢滴水,一夜一盆水可以有效防止管道凍結。如發現管道內已結冰但管道尚未開裂時,不要敲擊管道或往管道上潑熱水,應等待其自然融化。崔維東還建議,最好給太陽能熱水器加裝智能控制裝置,可實現自動上水、加熱及防凍等功能,并在上下水管上加裝伴熱帶,這樣就不用操心何時給它加水,也不用擔心它被凍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