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已開始試建環保智能房屋。
2009年在上海在世博浦西園區城市最佳實踐區開工建造的“漢堡之家”,是我國第一幢獲得德國權威機構認證的“被動房”建筑項目。它每平方米一年的消耗相當于50度電的能量,只有普通辦公樓的1/4。而它在屋頂上安裝的光能利用設備已能提供建筑所需電能的90%,地源熱泵裝置則供應整個建筑的制冷和供暖。
在英國
英國政府從1986年開始制訂國家節能計劃,目前英國新建住宅基本上都達到了最高節能等級的要求,按新標準設計的節能型住宅比傳統住宅在能量消耗上的花銷能減少75%。
英國建筑設計師結合德國技術,設計出的綠色節能房屋,一個家庭每年的燃料費只需70英鎊。他們讓房屋像“向日葵”似的一直向陽,創造出一種“保溫套”式的效果。同時它還確保了完整的空氣和風力密封性,使潮濕空氣不能進入建筑物內,里面的熱氣也不會跑出屋外。使用機械熱回收通風系統,還能使屋內空氣永遠保持新鮮。
在日本
近些年日本推出的“零排放概念環保房屋”,也是充分利用自然風、光、水、熱資源,采用節能環保材料以及太陽能等,最大限度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2009年日本松下公司推出的一棟名為“綠色創意之家”的樣板住宅,除了可減少日常生活4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住宅中的所有電器、建筑材料等均采用綠色節能產品,又可降低7%的能源消耗。
在瑞士
瑞士中部的人們充分利用了當地冬天雪多風大、氣候寒冷,夏天日照時間長、紫外線強烈、溫差大等自然條件,將建筑物設計成:墻體厚、窗戶都是喇叭形、外口大、內口小。
這種建筑的作用原理相當于給樓房“裹上一層棉衣”,窗戶的設計又保證了自然送風效果,隨時將室外新鮮空氣送進屋內。所以這些建筑能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室溫都可保持在20℃至26℃。
在奧地利
奧地利的維也納市,從2007年開始就開始建筑“被動式節能建筑”。
奧地利各聯邦州對“節能建筑”有大力度的鼓勵措施。比如為此提供從貸款到現金資助等一系列支持。建筑“被動式節能建筑”者貸款會遠遠低于一般房屋貸款利率,而且不需要貸款人的收入證明。如果按照政府規劃選擇房屋的建造地點和建筑風格,還能夠額外得到最高3000歐元的獎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