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霧霾席卷大江南北時,人們懷念的不僅僅是APEC藍。“在全球傳統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的嚴峻現實面前,新型環保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顯得尤為迫切,太陽能行業首當其沖。”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太所集團)總經理楊洪青如此認為。
在說這番話時,楊洪青所在的會議室窗外,依然是霧霾一片。
11月28日,北太所集團與鄭州新一代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一代太陽能)在北京舉行簽約儀式。按照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發展無水箱太陽能熱水器產品。“大象和小獅子的合作”
成立于1979年8月的北太所集團,在中國太陽能行業具有很高的研發實力,集科研、生產、銷售于一體,擁有國內惟一的國家新能源工程研究中心,培育成熟了桑普、桑達兩個行業品牌,產品遠銷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享譽國內和國際市場。
而新一代太陽能卻是一家年輕的企業,成立于2013年8月,是一家專業從事無水箱太陽能熱水系統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企業。但是,他們憑借對核心部件的前瞻性把控和高超的資本運作本領,已迅速成長為行業的佼佼者。
因此,業界將此次雙方的簽約合作比喻為“大象和小獅子的合作”。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專家說:“一個是行業的傳統老大,一個是手握尖端產品的新興翹楚,他們的聯手,無異于在太陽能行業引爆了一顆炸彈,注定不會是小事。”“此次與新一代太陽能簽約,旨在共同將無水箱太陽能熱水器這款新興的技術和產品做大做強,提高我國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的整體水平。我們選擇無水箱太陽能,就在于這款產品能引領整個行業實現一次大的飛躍。”楊洪青說。
在新一代太陽能董事長魏興強看來,此次能與北太所集團這個持續引領行業發展35年的“王牌軍”聯手,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必將更加有力地推動太陽能科技進步,使無水箱太陽能這款顛覆性的產品迅速布局全國乃至全球市場,形成一股行業創新風暴。
楊洪青則這樣表述雙方的合作:“從擁有全球行業內最全、最高端的資質這一點上看,北太所是一只老虎,而新一代太陽能就好比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鷹,其優秀的品牌運作和快速的資本整合能力,一定會把合資公司帶向成功。”
而新一代太陽能技術總監、國內大口徑真空管和無水箱太陽能發明人王昆玉的話,同樣印證了雙方合作的必然性。“眾所周知,現有的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市場是陽臺壁掛分體式太陽能(即有水箱太陽能)的天下。相比而言,無水箱太陽能熱水器擁有顛覆性的優勢,可以把陽臺還給業主,熱水溫度是有水箱產品的兩倍,并可以垂直安裝,將其完美地融入建筑中,實現真正的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
據悉,無水箱太陽能具有模塊化、標準化、集熱和儲熱一體化、安裝方便、運行安全可靠等特點。經國家太陽能熱水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該太陽能熱水系統符合國標,占用空間小,滿足了建筑一體化安裝要求。“瞄準藍海市場”據了解,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現階段主要有兩種體現形式:一是光熱建筑一體化,在建筑上安裝太陽能熱水器、采暖器等,將太陽能轉化為熱能再加以利用;二是光伏建筑一體化,即將太陽能光伏產品集成到建筑上,充分利用建筑外表面,安裝多種光伏發電產品,所產生的電能或供自身使用或并網輸送。
一位開發商表示,“巨大的水箱確實刺眼。在現在的戶型設計中,陽臺已經成為稀缺資源,業主晾曬衣物、養花養寵物、休閑放松,都離不開陽臺,水箱不僅很影響業主的視覺,還很容易碰頭,個別的甚至影響安裝晾衣架、擺放洗衣機。集熱器像樹葉一樣掛在外墻上,也存在安全隱患。”
因此,在國家著力解決霧霾問題和倡導低碳減排的大背景下,無水箱太陽能產品的問世,重新讓業界看到了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的巨大市場空間。“按照國務院出臺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2013年1號文)推算,2015年高達500萬臺,約125億元;‘十三五’期間,這一數字至少再翻一番,高達1000萬臺,約300億元。”新一代太陽能工程總經理孫居明透露。
另據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優良部品庫太陽能工作組主任徐強明介紹,我國目前共有21個省區市和80多個城市出臺了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強制性安裝政策,政府行政力量的加入讓城市太陽能市場迅速擴大。截至目前,我國多個省區市建設了太陽能熱利用與建筑結合示范工程,取得了突出成績與豐富經驗。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太陽能熱利用的第一生產大國和運用大國。
業內專家則表示,12層以上強制安裝的政策向全國推廣是趨勢,太陽能推廣利用市場將會進一步擴大。據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專委會最新統計,目前全國既有建筑面積為430億平方米,每年新增20億平方米新建筑。如果將高層納入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強制安裝范圍,這將是綠色建筑的廣闊空間,也將為太陽能熱利用產品帶來新的市場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