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
能源局給光熱產業提出一個很大的指標,即十三五期間我國光熱產業的保有量最低要達到8億平方米。光熱產業首次被提到國家
政策的決策層面進行討論,這對光熱產業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機遇也是一個挑戰。”在1月28日召開的光熱發展“十三五”規劃工作研討會上,
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張曉黎主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技術創新和格局創新是當下擺在
太陽能光熱行業面前的“兩座大山”。“
太陽能光熱不是僅僅解決熱水的問題,而是解決能源的問題。徹底轉變重電輕熱思想,并不是我們產業成熟了,而是二十年沒變,沒有創新。”
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顧問羅振濤教授指出。
以
太陽能熱水器產品為例,如何通過技術創新解決“陰雨天不能用”“冬天不好用”的用戶痛點是獲得市場的關鍵。在這方面,海爾
太陽能創新性的“多能源融合”思路值得學習借鑒。
在多能源融合的
設計思路下,海爾
太陽能在業內首次推出雙熱力
太陽能熱水器。雙熱力
太陽能設有
太陽能熱水器模塊與電熱水器模塊兩部分裝置。其搭載的智能模式可時刻監測
太陽能水溫、水位,當
太陽能加熱無法達到預期溫度要求時,自動切換為電加熱模式,保障熱水供應不間斷。
同時,為保證其節能性優勢,雙熱力
太陽能的光電互聯系統能夠做到
太陽能優先,只有天氣條件不足時才啟動電加熱。因此,與普通熱水器相比,其可實現全年節電80%以上,熱水供應多達4倍。此外,當用戶沐浴時還可通過一個旋鈕,輕松完成
太陽能熱水器與電能熱水器的熱水切換,實現一套管路兩個水源,真正讓用戶體驗到熱水四季無憂的完美享受。
據了解,《
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預計將在2015年年底前正式發布,
太陽能熱利用作為成為其中的重點,這對推動
太陽能光熱技術在十三五期間的產業化和商業化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