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工程市場的持續增長,卻趕不上零售市場下滑的速度。“這從2014年整個太陽能光熱行業的業績就可見一斑:行業首現下滑,同比下降17.6%。”1月31日,在以“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市場破局”為主題的全國太陽能熱水系統產品升級發展(巡回)論壇上,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陳講運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
顯然,在這樣的行業氛圍中,“僅有工程市場對于廠商而言是危險的,重塑經銷商渠道成為當務之急。”他表示。
作為太陽能熱水器核心部件的配套商,專注搪瓷承壓水箱及提供多能互補系統方案的江蘇邁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邁能”)早在幾年前就瞄準了工程市場,盡管其不直接將產品銷售給地產商,卻一直致力于地產市場的開拓,常常現身各大房地產行業的活動。
但在此次以經銷商為主的巡回論壇上,邁能“掌門人”朱慶國也前來撐場。究其原因,陳講運認為,“回款周期延長,應收賬款壓力已經在各大房地產工程項目中日益凸顯,太陽能光熱企業也在思考如何在不景氣的行情中謀求出路”。而重塑零售渠道或為出路之一。像邁能這樣重新重視零售渠道的,還有北京海林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等在工程市場上見長的整機企業。
曾幾何時,在工程市場以及互聯網的沖擊之下,風靡一時的太陽能光熱行業各大專賣店紛紛關門倒閉,傳統零售市場以高于50%的速度下滑,不少完全倚重零售市場的整機廠家被迫停產或者轉型。
“但這不意味著零售市場就完全沒有出路,以舊換新,高端別墅項目、小型工程項目,包括賓館、酒店、蔬菜大棚等都是可以深挖的領域。但在重塑經銷商渠道的過程中,要改變經銷商僅僅賣單機的思維和模式。”陳講運分析道。
在朱慶國看來,不管是工程還是零售市場,企業推廣產品和技術時必須從用戶、市場的角度考慮,真正滿足市場需求,不能降低門檻大打價格戰,“為了搶奪市場而犧牲產品質量是沒有出路的”。“正確的思路應該是從產品質量入手,嚴把產品質量關。未來,只有注重品質的企業和經銷商才不會被市場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