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高速增長難再續
“目前,我國熱水器產品的普及率已經達到較高水平,而房地產銷售增速卻出現回落,熱水器行業原來那種靠規模效應帶來的高速增長已很難持續。”在日前召開的中國綠色熱水器高峰論壇上,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表示,2014年之前的連續幾年熱水器行業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企業紛紛擴大了產能規模;但是2014年這一指標已經回落到個位數,行業發展步入“新常態”,需求增量的停滯和新增產能的矛盾給行業未來發展帶來一定的壓力,如何突圍,需要大家共同去探討和解決。
根據奧維云網監測數據,2015年一季度我國整體熱水器市場銷量為173萬臺,較2014年同期增長1.5%;銷售額29.3億元,同比下降3.6%。奧維云網廚電事業部總經理宋春峰分析認為,這主要是受房地產市場不景氣以及前期政策透支市場需求的影響;而銷售額同比出現負增長,則是因為一二級市場趨向飽和,主力企業和渠道采取放價保量的策略所致。
不過線上市場的高速增長給一季度灰暗的市場增添了一抹耀眼的亮色。奧維云網監測數據顯示,一季度熱水器在電商平臺上的銷量達到了69萬臺,同比增長82%;銷售額8.5億元,增長66%。宋春峰預計,二季度熱水器在線上市場將持續大幅度增長,增長率將保持在70%以上。
同時,宋春峰認為,線下市場的這種局面并不會長期持續下去。隨著政策透支效應逐漸消退,再加上國家近期出臺的樓市新政利好,下半年熱水器在線下市場的形勢將有所扭轉。
綠色產品更受關注
徐東生認為,熱水器行業未來的發展定位一定要符合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方向和消費者的訴求。當前國家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重視環境保護和節能低碳。熱水器作為家庭用能的大戶,綠色一定是發展方向。
國家信息中心資源開發部副主任蔡瑩認為,熱水器行業的綠色發展首先體現在產品種類的此消彼長上。國家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熱水器產品的總銷售量已經超過3600萬臺,其中電熱水器銷量超過1750萬臺,燃氣熱水器銷量達到1180萬臺,太陽能熱水器銷量為700多萬臺,熱泵熱水器銷量近30萬臺。具體到全國重點城市,這一數據依然可觀:2014年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的銷售量達到2210萬臺,銷售額是422.7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03%和6.39%。進入2015年,這一趨勢仍在延續。一季度全國重點城市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線下銷售量為514.64萬臺,同比增長1.45%;銷售額101.19億元,同比增長6.50%。其中燃氣熱水器增長明顯。“隨著新能源的使用,以及城鎮化的推進,2015年,甚至在2016年,燃氣熱水器市場前景將更加廣闊。”
在同類產品中,高能效產品的市場比重在不斷提升,能效標識成為了消費者選購產品的核心指標。蔡瑩表示,燃氣熱水器中一級能效產品市場占比提升也非常明顯,業內領軍品牌一級能效產品銷售占比大多超過了50%。而記者走訪北京蘇寧、國美等多家賣場后發現,市場上二級以下能效的熱水器產品已經不多見。在蘇寧電器紫竹橋店,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能效標識是消費者選購熱水器的核心指標之一,而且一級能效的電熱水器要比二級能效的產品更受歡迎。他告訴記者,他們賣場“絕大部分的電熱水器都是1級及以上能效產品,燃氣熱水器也大部分都是2級以上的節能產品”。而從線上渠道熱水器產品的能效等級來看,奧維云網數據顯示,一季度一級能效銷量占比為23.0%,二級能效銷量占比為66.3%,一二級能效的總體占比接近九成,說明綠色節能產品已經成為市場的絕對主流。
多管齊下為市場增綠
“目前市場主流電熱水器品牌都先后推出了超一級能效的超節能產品。”徐東生認為,熱水器產品越來越節能,一方面得益于近幾年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另一方面也源于相關企業在市場競爭壓力下的“主動出擊”。
作為耗水大戶,熱水器產品的節水需求也迫在眉睫。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張亞晨說,洗浴用水在人們生活用水中的占比居高,且浪費嚴重。他提供的數據顯示,家庭洗浴用水量在生活總用水量中的占比超過50%,而單人單次洗浴平均用水量為30-80升。與此同時,全國600多個城市中,缺水的就有400多個,嚴重缺水的超過100個。因此他認為,通過技術手段改良熱水器產品,“既能夠實現更為節水的洗浴解決方案,也能夠為相關企業帶來新的商機”。
上海林內有限公司營銷部部長王延紅認為,綠色產品市場單純靠消費或者市場拉動是不夠的,還需要依靠政府的一些政策法規來推動。據介紹,在日本,政府鼓勵天然氣產品,特別是高效產品的使用,消費者購買了冷凝式燃氣熱水器就可以憑購機發票和裝機照片向相關部門申請10%-15%的補貼。同時,對于移動住宅,政府鼓勵人們使用小型天然氣發電機來滿足能源需求,對于高層住宅則鼓勵冷凝式天然氣燃氣具與太陽能產品的綜合利用。
在我國,2012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將冷凝式熱水器納入補貼名單,其市場銷售出現明顯增長。中怡康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和2013年,冷凝式燃氣熱水器的零售量同比增長均超過50%。而在政策退出后的2014年1-5月,冷凝式燃氣熱水器零售量同比下降47.8%,零售量、零售額市場占有率則分別回落至8.3%和10.4%。
觀點
全產業鏈都綠才是真綠色
說起綠色環保,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終端產品的節能節水。但是,接受記者采訪的企業代表都表示,只有從生產、銷售到使用的全產業鏈都綠才是真正的綠色。
自1989年蒙特利爾議定書生效以來,HCFCS的淘汰就成為家電行業的重要課題。熱水器行業則開始了尋找替代發泡劑的歷程。環境保護部對外合作中心項目三處副處長郭曉林表示,PU泡沫行業是獲得批準的5個HCFCS淘汰管理計劃(HPMP)的消費行業之一,2011年獲得國際執行機構7300萬美元的資助。根據獲批的HPMP,2013年和2015年PU泡沫行業HCFC-141b消 費 量 應 分 別 控 制 在5392.2ODP噸和4449.6ODP噸。在第一階段參與淘汰工作的主要是電熱水器行業,接下來是太陽能熱水器行業。而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行業協會及企業的大力配合和支持。到第二個階段,從2015年到2020年,還至少要淘汰8000多噸。
北京四季沐歌太陽能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王永軍先生表示,雖然在人們眼中,太陽能熱水器本身就是一個綠色產品,但是,其綠色還應該向上游延伸,比如在生產的過程中建造無塵車間,使用環保發泡材料等。上海林內有限公司營銷部部長王延紅對此表示贊同。他介紹說,在林內日本工廠的車間里沒有垃圾箱,產品生產已經實現零廢棄物,而在國內企業里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綠色還應該體現在流通環節。”王延紅指出,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中,在連鎖渠道,企業的展臺必須每年翻新,這其實就是很大的浪費。而電子商務可以大大減少這方面的浪費,因此,電商發展模式其實就是很好的綠色流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