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要求,“三北”(華北、東北、西北地區)在具備條件的地區,結合新城建設和新城區開發規劃,應因地制宜,積極推廣應用風電清潔供暖技術,著力解決周邊地區存量風電項目的消納需求。
經過近年來的大力推進與發展,我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風電裝機增速最快的國家。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我國風電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首次突破1億千瓦。隨著我國城市用電增速放緩,風電裝機容量逐年增加,以及在短時間內無法解決風電消納的情況下,在國家能源局的推動下,我國北方地區的風電大省近年來開始嘗試用風電來提供冬季供暖能源,從而加大風電在生產地的消費量。
據預計,2015年,華北、東北和西北(簡稱“三北”)地區投產的風電規模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風電消納的形勢仍將非常嚴峻。業內人士認為,作為就地消納的一種有效形式,風電供暖試點以來取得了積極的效果,但要進一步推廣,必須破解其中的難題。風電供暖的發展方向應是市場化、商業化。
近年來,以吉林、河北、內蒙古等為代表的省區紛紛采用風電供熱的方式,通過風力發電帶動蓄熱式電鍋爐替代燃煤小鍋爐供熱,在為當地居民帶來溫暖的同時,也避免了燃煤供暖帶來的空氣污染問題,為進一步消納風電提供了新途徑。
2015年2月,國家能源局對外公布的2014年風電產業監測情況顯示,2014年,我國“棄風限電”情況有所好轉,平均棄風率為8%,是近年來的最低值。但對于我國而言,大規模風電消納仍是難題,1/3的發電效能被白白浪費。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烏魯木齊市將充分利用風電場棄電在達坂城區和烏魯木齊縣示范推廣供熱項目建設。
“政府把大力發展風電等清潔能源作為推動能源生產、消費革命和破解環境污染難題的首選。這對于風電等新能源產業無疑是一大利好。”新疆新能源集團公司董事長武鋼表示,發展風電是全球公認的一種應對氣候變化、防治大氣污染、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解決方案,而我國擁有極其豐富的風能資源。在當前嚴峻的污染形勢下,大力發展風電等清潔能源已成為我國的必然選擇。
“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關乎發展與民生。要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積極發展水電,安全發展核電,開發利用頁巖氣、煤層氣。”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相關表述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風電產業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全年風電新增裝機容量1981萬千瓦,新增裝機容量創歷史新高;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到9637萬千瓦,占全部發電裝機容量的7%,占全球風電裝機的27%。2014年,風電上網電量1534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2.78%。
在治理霧霾的硬措施中,煤炭消費減量化已經被列入實施的重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將“促進重點區域煤炭消費零增長”。今年年初發布的《重點地區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到2017年,北京市煤炭消費量比2012年減少1300萬噸,天津市減少1000萬噸,河北省減少4000萬噸。據了解,此次實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旨在推動淘汰落后產能,減少煤炭消費,并利用優質能源替代煤炭消費,從而減少大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
在風電并網消納方面,《關于做好2015年度風電并網消納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河北、吉林省要加快推進風電制氫的示范工作,進一步積累經驗。同時,要大膽推動技術革新,積極鼓勵企業開展其他促進風電就地利用的技術示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