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是我國“十二五”收官之年,在新一輪綠色建筑浪潮推動下,與前期新建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強裝令”的疊加效應下,江蘇省太陽能光熱市場呈現了較好的發展。但太陽能與建筑結合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2014年產業的整體萎縮讓整個行業發展信心不足,很多企業徘徊不前、亂了陣腳。而國家“十三五”規劃已經啟動,首次將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當中,并提出8億平方米保有量的目標任務。江蘇省更是走在前列,頒布《江蘇省綠色建筑發展條例》,并計劃7月1日執行。在行業的困境和產業未來的發展機遇面前,中國的太陽能企業將何去何從?太陽能光熱從業者需要以什么樣的姿態來面對這樣的機遇和挑戰?需要做好什么樣的準備?這些都成為了光熱產業各大企業急需思考的問題。


此次研討會主要針對“太陽能企業如何與地產商、設計院無縫對接?”和“抓住十三五發展機遇”兩個核心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江蘇省建筑節能協會會長陳繼東在會上首先對《江蘇省綠色建筑發展條例》進行了解讀。本次研討會還分別邀請到了地產開發商的典型代表朗詩地產和建筑設計院代表江蘇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從建筑規劃設計、太陽能光熱項目運營等方面進行了主題分享。以朗詩地產為例,目前朗詩地產在“蘇州朗詩國際街區”、“無錫朗詩未來之家”、“杭州朗詩美麗洲”、“上海未來樹”等樓盤項目中有太陽能熱水器的應用,但目前朗詩的這些太陽能項目普遍存在“不銹鋼水箱出現老化需要更換”、“管道漏水現象發生”、“熱水不夠用、不好用”等現象,朗思技術設計總監杜永慶給與會者展示了他們兩大項目的太陽能能耗成本統計情況,基本上80%以上的樓盤單元的太陽能項目能耗成本都偏高。
江蘇省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工郭飛總結了目前太陽能光熱應用的現狀,并提出了一些建議,他認為: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太陽能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太陽能光熱產品在各類建筑中廣泛使用,但是目前太陽能行業缺乏整體規劃,太陽能產品質量良莠不齊,革新性產品長期缺位,產品或系統能夠保持良好運營狀態的不好,產品主要靠政策推動,未能主動關注培育用戶需求。而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陳講運則“太陽能熱水工程項目分析報告”中直接用數據和案例圖片分析說明了當前中國太陽能熱水系統的一些問題。

太陽能光熱行業的領軍企業也針對“如何抓住十三五發展機遇”的話題做了分享,四季沐歌和力諾瑞特都對目前的行業困境表示出了自己的立場,力諾瑞特工程技術總監馬寶林認為“無論行業是否下滑,我們都需要做好自己的產品、做好自己的品牌,并做好企業的口碑。”四季沐歌工程技術公司總經理張晟耀在如何與地產商、設計院以及用戶溝通的問題上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在整個產業鏈中,開發商要求美觀、成本可控、免物業煩惱,用戶希望產品能用,熱水要穩定可靠,而廠家可能關注更多的是產品的性能和賣點,以及這些賣點所能給企業帶來的市場和利潤。如果大家彼此能換個角度,這些溝通不暢的問題也許就能夠很好地解決。”


另外觀能多能源(江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國飛從多能源互補的角度對未來熱水系統MAX solar+MIN Xgas(可再生能源最大化利用+清潔能源)的理念進行了精彩闡述,通過大量的圖文資料分析對比了國內外民用熱水、工業熱水工程的差異,并提出熱水系統功能的模塊化,技術的集成化、控制的智慧化。江蘇夏博士節能技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建業則從資本運行使用的角度對太陽能光熱企業“新三板”上市做了詳細的講解,給企業資本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此次研討會,主辦方還組織了與會代表前往江蘇邁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基地進行參觀考察,很多企業代表對于邁能專業專做做多能源儲熱水箱,以工匠精神做好一個產品的企業發展定位表示出認同和贊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