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能光熱行業近三十年,經歷了不斷總結和改變。記得筆者剛從學校畢業時就聽有些人說,現在的“生意不好做,競爭壓力大”,而今已經是而立之年的我,還總能聽到這樣的話。我一直不相信這樣帶有的否定性質的定論,“道”和“術”本來就是“戰略”和“戰術”層面的問題,不能因為我們現在遭遇了“寒流”就否定我們從事的行業及潛在的價值。李克強總理在就職時就明確預判我們國家經濟將面臨調整期,需要調整經濟結構,我們行業也正是在調整期內遇到問題,這當屬于正?,F象。
太陽能光熱行業現在缺少的就是“變”,變則通,通則大。為此,筆者認為:首先,光熱產品質量良莠不齊,部分產品存在缺陷,“有太陽便能正常使用,沒有太陽便不能正常使用”是我們產品的最致命“短板”,但是,太陽能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不需要客戶投入能源成本,這是太陽能的“長板”所在。在“短板”上完全可以采用多能源互補方式,防止能源損耗,使客戶完全可以省錢并安心使用,那“長板”就是我們的絕對優勢,為此可以大力發展太陽能的優勢研發相關配套優質產品;其次,在技術上要變,多能源互補方式在行業標準與建筑節能方面上要有明確的技術標準,在實際施工、驗收及客戶使用效果上都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不能做“萬家工程百家姓”的行業,無論在原建筑附加太陽能工程項目還是新建能源工程項目都要使客戶滿意,樹立行業新形象;再次,在產品創新上也要做好技術改進,不但要提高自身產品的優越性,也要研發與多能源互補結合的關聯性產品;最后,李克強總理今年兩會上曾表示“未來中國經濟環境依然嚴峻復雜,要努力實現2020 年的目標,關鍵在推動經濟轉型,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形成新動力,并且使質量和效益、就業和收入、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有新提升,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也可理解為“能源疊加新動力”,太陽能光熱行業間抱團取暖才是抵御任何“寒流”最有效的方式。同時,合理利用好國家的政策導向,太陽能熱利用行業是綠色環保的行業,不能因為國家出臺強制安裝或綠色建筑等相關政策,就開始了行業內低質、低價、低售后服務的行業內部競爭,每個企業都要守住自身的底線,莫碰行業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