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冬來襲
太陽能熱水器是一個經歷過大起大落的行業。2009年,在家電下鄉政策的推動下,行業進入發展高潮。2013年,太陽能熱水器產業規模一改前些年的快速增長,出現回落。時至2015年,太陽能熱水器寒冬襲來,行業正面臨困境。據嘉興同濟陽光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小英回憶,太陽能熱水器火爆的那幾年,行業非常活躍,各種會議應接不暇,企業間經常碰頭,相互交流行業發展情況。然而,最近一年,會議數量寥寥無幾,業內聲音少之又少。這一變化讓太陽能熱水器行業變得有些沉寂。
被喻為草根行業的太陽能熱水器,最大特點是企業數量多,且多為中小型企業。但隨著市場的滑坡,大批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和品牌消失。在太陽能熱水器市場最繁榮時,傳言中的企業數量曾經超過3000家。雖然很難確定太陽能熱水器企業的數量,但可以確定的是,家電下鄉中標企業便超過200家。高小英說:“目前,太陽能熱水器小作坊和夫妻店幾乎已退出市場,過去已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數量也縮減了10%。”業內普遍認為,企業數量還將繼續減少。
據了解,整體市場表現不佳是企業數量減少最主要的原因。由于行業技術門檻低,在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紅火又有政策紅利拉動時,眾多企業一擁而上,紛紛進入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浙江桑樂數字化太陽能有限公司工程營銷中心負責人沈銀說:“市場不好,這些企業就退出太陽能熱水器領域,轉做其他行業,這很正常。”
令《電器》記者印象極深的是,不少受訪企業負責人談起太陽能熱水器興致不高,甚至有受訪企業負責人向《電器》記者咨詢起家電行業發展現狀。《電器》記者從采訪人向受訪人身份的轉變,雖不能證明其想退出太陽能熱水器的想法,但足以說明不少企業都在尋找新的增長點。
另外,堅守在行業中的企業已不再是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獨行俠”,絕大多數企業已展開對其他家電品類的探索,如凈水器。某企業負責人私下告訴《電器》記者,“行業已到了洗牌末期,大部分太陽能熱水器企業都處于內部調整階段,太陽能熱水器對企業的重要性正在減弱。對其他家電品類進行擴展,若企業可以找到一個發展平衡點,則會出現太陽能熱水器與新產品并行的情況;如果行業繼續下滑,太陽能熱水器已不再盈利的企業就會放棄這一領域。最終結果將在2015年底顯現。”
除企業數量縮減外,行業品牌結構正在發生明顯變化。力諾瑞特營銷公司總經理于鵬說:“太陽能熱水器的市場規模將趨于平穩,不會出現過量激增或過度衰減。隨著企業數量的減少,品牌集中化趨勢正在凸顯,馬太效應將會更加明顯。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會像空調等家電行業一樣,形成穩定的品牌格局。”
工程市場帶來暖意
面對寒冬,工程市場的逆襲,為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帶來些許暖意。依靠強裝令、工商民用太陽能工程補貼等政策的驅動,太陽能熱水器工程市場成為各企業市場銷售的增長點。自2014年起,工程市場對拉動太陽能熱水器市場規模的重要性就已顯露,與單機市場平分秋色。2015年,工程市場規模已超過單機市場,成為太陽能熱水器最重要的領域。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張曉黎表示,2015年上半年,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統計數據首次出現工程市場銷售規模大于單機市場。
據《電器》記者側面了解,桑樂、桑普、力諾瑞特、清華陽光、海爾、同濟陽光等企業目前都更側重于工程市場的拓展。沈銀說:“目前,在太陽能熱水器占有一席之地的企業,幾乎都是以工程市場為主。”萬和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太陽能熱水器更適合進行有規劃、整體性的工程市場,因此萬和專門組建了一支專業的技術團隊跟進工程市場的相關業務。
太陽能熱水器工程市場蓬勃興起,但也面臨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同質化嚴重以及工程項目低質低價中標等問題。海爾相關負責人表示:“太陽能工程市場的發展非常迅速,給太陽能行業帶來希望,但也出現一些負面影響。一是低價競爭加劇,一些粗制濫造的產品打著低價的標簽進入工程市場,開發商以價格作為核心指標,導致出現產品不熱、壽命大幅縮短、破壞建筑結構等隱患問題;二是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經銷商面臨龐大的應收賬款壓力;三是國家沒有出臺比較明確的太陽能工程市場關于產品或系統的標準規范,工程市場沒有得到健康的引導。”
“工程市場增長比較迅速,是因為過去基數比較小,企業不能過于樂觀。工程市場發展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中國家用電器副秘書長朱軍分析稱,“目前工程市場最主要問題是產品與建筑的結合并不是很不理想。提升技術力量,改進產品,是企業應該注重的地方。”
雖然工程市場的發展還存在問題,但受訪企業均認為工程市場將是行業發展方向。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劉君表示,未來工程市場逐漸會走向“多能源互補集成系統”。常見的多能效互補集成系統為“太陽能+供熱系統”。在這種情況下,太陽能將成為整個集成系統中的輔助能源。
目前“多能源互補集成系統”的理念在實踐中依然面臨較大的阻礙。這些阻礙和挑戰主要集中在技術成熟度、市場接受度、投資回收比等方面。“如果能開發出合適的多能效互補集成系統產品,前景一定很好。”劉君說。
此外,張曉黎指出,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在前期忽略了工程市場熱轉換率、使用情況等各方面數據的統計,導致工程市場的延續性有待提升。
單機產品仍有空間
作為行業領軍企業的日出東方,目前的單機市場也出現下滑。日出東方2014年年度報告顯示,2014年,太陽能熱水器單機市場營業額收入為22.9億元,同比下降8.77%。
事實上,日出東方的單機市場較多數企業來說要樂觀許多。劉君坦言:“就桑普(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而言,2015年上半年,太陽能熱水器單機市場銷量同比下降超過20%,單機市場銷售占比不足40%。單機市場將持續萎縮。”
談及單機市場持續下滑的原因,除了老生常談的家電下鄉、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對太陽能熱水器單機市場透支較大外,于鵬還指出其他三個原因:行業同步社會經濟疲軟期、行業進入調整期及產品出現瓶頸期。朱軍認為,太陽能熱水器單機市場萎縮嚴重主要與產品設計滯后于經濟發展有關。“城鎮化加速后,農村生活水平提高,現有的太陽能熱水器并不能很好地與房屋建筑結合,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全部需求。”
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的產品結構也在發生改變。真空管型產品一統天下的局面正在被打破,越來越多的平板型產品涌現。同時,使用舒適度更高的承壓產品、配備搪瓷水箱的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中高溫應用技術等都在逐漸成長。北京清華陽光能源開發責任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旭光表示,如果太陽能熱水器可以克服熱效率轉換低、對水壓要求高等問題,研發生產出更舒適、更安全、更可靠、安裝方便的產品,市場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