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組織申報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2015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備選項目的通知》發改辦環資[2015]631號文件正式發布。
按照要求,6層以下的居住建筑可選用集中式或分散式太陽能熱水系統;公共建筑和7~12層的居住建筑,可設置集中式太陽能集熱系統;13層以上的居住建筑,當屋面能夠設置太陽能集熱器的有效面積大于或等于按照太陽能保證率為50%計算的集熱器總面積時,可設置集中式太陽能集熱系統;當小于50%時,可采取集中式與分散式相結合的太陽能集熱系統。
按照《貴陽市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政府投資的辦公建筑、學校、醫院、保障性住房(含園區及企業自建)等建設項目以及2萬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棚戶區改造、20萬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小區項目要按綠色建筑標準進行規劃、建設和運營管理。今年底,貴陽市將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272萬平方米。
5月6日,柳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的《柳州市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中明確:2015年5月1日起,大力推廣本市太陽能熱水系統等農房節能技術,鼓勵在賓館、酒店、醫院、學校、宿舍等建筑中大力推廣太陽能,熱泵在內的可再生能源技術。積極創建綠色醫院和綠色校園,鼓勵有條件的醫院、學校改造提升為綠色醫院和綠色校園。
太陽界記者從山東省住建廳獲悉,為促進節能減排,山東省出臺了《關于深化太陽能光熱應用加快太陽能光熱產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山東新建居住建筑太陽能普及應用率可達到80%以上,太陽能光熱產品應用建筑面積可達到8000萬平方米。
未來目標:2020年80%新建住宅配套“三高”太陽能
記者了解到,按照《意見》要求,到2020年山東太陽能光熱產業基本形成以技術創新為先導,以延長產業鏈條為基礎,以優質高效光熱產品為支撐,以提供一攬子太陽能光熱服務解決方案為亮點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全省太陽能光熱產業總產值達到1600億元左右,年均增長15%以上,培育10家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億元的太陽能光熱企業,形成20個以上全國知名的行業品牌。
能效水平達到《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26969)要求2級及以上,質量達到山東省太陽能熱水器聯盟標準(L/3700TYN001-002)要求的高端、高質、高效太陽能光熱產品逐步普及。到2020年,全省新建居住建筑“三高”太陽能光熱產品普及應用率達到80%以上(“三高”指的是耐高溫,抗高寒,高效吸收),建筑一體化太陽能光熱產品應用建筑面積達到8000萬平方米;工業領域推廣應用中高溫太陽能集熱面積達到600萬平方米;機關、醫院、學校和養老院等公共領域推廣應用規模化太陽能集熱面積達到700萬平方米。
市場培育:鼓勵太陽能向工業、農林牧漁業和服務業傾斜
按照要求,太陽能光熱產業將由民用建筑向工業、農林牧漁業和服務業擴展、由低溫應用向中高溫應用擴展,因地制宜地培育市場新需求。
鼓勵造紙、食品、醫藥、化工、家具等工業行業利用太陽能光熱系統進行加熱、干燥;鼓勵農林漁、畜牧等領域積極利用太陽能光熱進行種植、養殖;鼓勵公共服務領域積極利用太陽能光熱系統與其他能源相結合進行制冷、采暖和供應熱水。
記者了解到,在政策扶持方面,將加強財稅金融政策扶持。組織創建太陽能應用示范市、縣(市、區),創新節能服務發展模式,鼓勵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機制,推廣太陽能光熱產品,推動企業充分享受合同能源管理等財稅優惠政策。
對大型基礎設施太陽能光熱應用項目和高新技術太陽能應用示范項目,鼓勵采用BOT(建設—經營—移交)模式進行融資建設。鼓勵各類金融、擔保機構、基金公司和風險投資公司打造融資平臺,加大對太陽能光熱產業的投入,形成多元化投融資長效機制,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近日,張家口住建局和市城鄉規劃局聯合出臺了《規模化開展太陽能熱水建筑應用示范工作實施方案》,為了規模化開展太陽能熱水建筑應用示范工作,張家口市今年將全面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將太陽能熱水系統納入民用建筑工程基本建設程序,全市(含縣、區、管理區)規劃區范圍內所有新建、改建、擴建建筑全部實施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一體化;鼓勵具備條件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加裝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建筑應用與主體建筑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竣工交付使用,其造價列入工程預算。
2014年下半年到至今以來,國家能源局、發改委價格司、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等職能部門先后召開了兩次關于光熱發電的座談會,對推進我國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的相關問題進行了重點研討。政府將光熱發電業的發展重新提上日程,也使光熱發電開發商們重拾了信心。
目前,手握多地項目資源的五大電力公司和中控等民營開發商正摩拳擦掌。有分析認為,經過前期的示范階段,太陽能光熱產業有望迎來爆發期。按照我國政府此前規劃,到2020年實現3吉瓦光熱發電裝機的最低目標,以單位千瓦投資成本下降到3萬元計算,到2020年,我國光熱發電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元。